中国纹样:解读香炉纹饰里的大千世界
喜欢收藏的人,必然喜欢思考,喜欢判断。

在古代,铜炉工匠大多来自民间,主要从事铜器制作,没有深厚的美术和绘画功底,所以在铜炉装饰时更多的要依靠皮壳做色这个工艺环节。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炉器上纹饰的不同寓意!
了解这些知识,在观赏器物时,也就多了一些亲切感和祥瑞之气!
字纹
·寿纹——有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之意,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与祝愿。

此作旨在传承并传播“寿”文化。陈巧生老师所制万寿熏炉,凝重沉穆,品相上佳。皮色为藏经色,明《帝京景物略》载:“宣炉色五等,谓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而藏经纸色为最。”
炉座祥云之间,双龙戏珠,妙趣横生,一派祥和之相。


·缠枝牡丹——富贵连连

瑞兽类纹

·饕餮——有戒贪的含意,它提醒人们不要像什么都吃的饕餮一样,见到利益都想分一杯羹。

·狻猊——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


植物纹
·莲花——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松竹——劲松坚韧,翠竹挺拔,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梅花——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金属器物给人的直接感官是冰冷坚硬。
而铜炉在经过精细打磨后,再饰以一层颜色皮壳,便具有了光滑的触感。
加之颜色皮壳的灿烂色彩从视觉上弱化了金属的坚硬感,于是原来的“冰冷坚硬”在触觉上变成了“光滑”,在心理感觉上变成了“柔和”,触摸者便产生了“犹若婴儿肌肤般细腻”的奇妙感受。

这种巨大的反差,无论在触感还是心理感觉上,都给玩赏者带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妙感受。
工艺表达,有纹饰的香炉都是丰富的、
立体的、多层次的。
长按识别,加我为好友,
了解更多香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