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禅心】连载054~庞蕴居士一家

庞蕴,字道玄,湖南衡阳人,是唐代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曾在石头希迁禅师、马祖大师座下习禅,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仰山慧寂等当代知名禅师频相往来,悟境甚高,后世誉称他为中国的维摩诘,与傅大士并称于世。世人又称他为庞居士、庞翁、襄阳庞大士。

庞蕴居士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庞居士少年时,即悟尘劳苦空,遂发心探求解脱之真谛。唐贞元年间,庞居士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
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省。于是留在石头座下参学,并与丹霞禅师成为好朋友。
有一天,石头禅师问道:“子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
庞居士回答说:“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说完,遂呈上自己写的偈子:
日用事无别,
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
处处没张乖。
朱紫谁为号?
丘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
运水与搬柴。
石头禅师点头表示肯定,问道:“子以缁耶?素耶?”(你是打算出家还是当居士)
庞居士道:“愿从所慕。”遂不剃染。
因此,他选择了居士生活,而没有落发出家。庞居士在石头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前往江西洪州。
参礼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庞居士于言下顿领玄旨,遂留在马祖座下参学,时间长达两年。通过这两年的朝夕参承,他的修证日趋高峻,机辩迅捷,为诸方之所仰慕。
离开马祖后,庞居士便过起了云游的生活。庞居士所到之处,禅门老宿都争相往复问酬。庞居士皆随机应响,为人解粘去缚。其机锋言辩,皆超出常规,令人难以捉摸。
有一天,庞居士来到一处讲肆,随喜听某位座主讲《金刚经》。当座主讲到“无我相、无人相”的时候。
庞居士问道:“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
座主被问得无言以对。
庞居士道:“某甲虽是俗人,粗知信向。”
座主问:“只如居士意作么生?”
庞居士于是作偈答曰:

无我复无人,

作么有疏亲。

劝君休历座,

不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

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

总是假名陈。

座主闻偈,心意豁然,欢欣踊跃,归仰赞叹。
元和年间,庞居士向北游方,来到襄汉一带。于是在那儿定居下来。他有个女儿叫灵照,没有出嫁,日常就跟着庞居士制作竹漉篱(滤水用的竹器)。竹漉篱做好后,她就拿到集上去卖。他们一家人就靠这个来维持生计。虽然他们的生活清苦,但是,一家人却很自在,过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一日,庞蕴居士在茅舍里打坐,忽然自言自语道:“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
庞蕴妻子听后,随口应道:“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踏地!”
  女儿灵照正在舍外编竹篱,父母的对话一并听在她的耳朵里,她就在外边高声地说:“也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庞蕴听了妻女儿的对答,赞许地笑了,遂作一首偈子:

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

父子共团圆,

共说无生话。

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修行也非常好。父女俩还经常一起斗机锋。
有一天,庞居士问灵照:“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会?”
灵照回答说:“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
庞居士问:“你作么生?”
灵照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还有一次,庞居士上街卖漉篱,下桥的时候,腿脚不便,跌了一交。走在后面的   灵照一见,赶忙上前。她没有去扶她的父亲,而是在父亲的旁边倒下。
庞居士问:“你作甚么?”
灵照曰:“见爷倒是,某甲相扶。”
庞居士临入寂的时候,与女儿灵照合演了一曲极精彩的剧幕:
有一天早晨,庞居士告诉灵照说:“视日早晚,及午以报。”
灵照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匆忙跑进来,报告庞居士道:“日已中矣,而有蚀也。”
庞居士一听,便走出户外观看。
哪里有什么日蚀!庞居士知道上当了,连忙进屋,却发现女儿灵照已登上自己的禅座,合掌坐化了。
庞居士笑道:“我女锋捷矣!”
于是,庞居士决定再逗留七天,以便安排女儿的后事。
庞居士临终前,他的好友州牧于公頔(di)前来问疾。
庞居士告诉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说完,便枕着于公頔的膝盖奄然而化。
庞居士入寂后,他的朋友根据他的遗命,将他的尸体焚化后洒入江湖。僧俗信众无不哀掉。大家都说他就是当年的维摩诘居士。
当庞蕴妻子知道庞蕴与灵照都已入寂了,叹道:“这痴女和无知老汉,竟然不告而别,何其忍心啊!”就将这消息告诉他儿子,他儿子“嘎”的一声,拄着锄头,站着往生了。庞婆将儿子火化后,说了一偈:
坐卧立化未为奇,
不及庞婆撒手归。
双手拨开无缝石,
不留踪迹与人知。”
遂不知所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