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与十剂疗法!(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仲景方与十剂疗法

仲景先生比魏晋南北朝的徐之材早很多年,但根据徐之材先生归纳的“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用方分类十剂,我们可回溯探讨如下:

1.宣可决壅

仲景先生的栀子豉汤、瓜蒂散,当胸膈积水痰饮或胸口紧闷造成不通,就可用这二个方剂催吐。

2.通可行滞

由于水份囤积身体某部位,导致泌尿系统小便不利,或痰饮导致身体组织异常,仲景先生用五苓散、十枣汤通利。尤以十枣汤内有大戟、甘遂属大戟科,而芫花则属瑞香料,含有强烈生物碱,属峻烈之品,而以利尿法使腹水消退,达到通可行滞的疗法。

3.补可扶弱

我们身体因正虚而受外邪致病,因致病而体更虚弱,如心脏虚弱、低血压导致畏寒肢冷、脑部缺氧或脾胃虚寒、脾失健运,仲景先生就用四逆辈的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理中汤或小建中汤等滋补方剂治疗。

4.泻可去闭

闭与滞相较而言,闭较滞为严重。泻可去闭,仲景的代表方有陷胸汤、承气汤、抵当汤系列,因为这些方都有大黄制剂。一般宿食、宿便因发酵,使大肠蠕动不良,有时到发高烧不退,藉大黄生物碱可清宿食宿便。在阳明病可以找到“拈衣摸床,神昏谵语”症状,与现代的脑膜炎症状相同,都是高烧引起,用泻法可治危急重症。

5.轻可去实

这“实”是指八纲辨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实,实就是实证。邪气实,如风邪、寒邪导致实证,用葛根汤、麻黄汤等,内有麻黄,麻黄与木贼同样,都是轻剂,轻剂通常有发散作用,达到去实效果。

6.重可镇怯

所有矿石介壳类药材都有镇静作用,仲景的代表方如旋覆代赭石汤,就是藉代赭石的重达到镇逆、降逆,如气逆恶心、食道逆流,用本方效果就很好。依我临床经验,服本方,我会交代患者大小便如出现红色,是因代赭石是红色的,不用担心。又如脑内压、脑血管病变、中风或脑异常放电造成癫痫,用柴胡龙骨牡蛎汤,龙牡就可达到重镇效果。

7.滑可去著

“著”是指病邪附著在人体某一部位,如肠胃消化系统障碍,大便已从肠管直肠到肛门,但就无法排出,只差临门一脚。仲景方的代表就是猪胆汁方、蜜煎导方、土瓜根方,都是“去著”方。另外,我认为猪苓汤的滑石、阿胶均可润滑,所以猪苓汤加车前子、冬葵子,也可去著去结石。

8.濇可固脱

“脱”是因虚而脱,如不停流汗导致亡阳,即阳气衰竭而死。又如脱肛,由气虚引起下利便脓血。仲景方如赤石脂余禹粮汤、旋覆代赭石汤、桃花汤,都有收濇作用。临床上,我还选用五倍子、莲蕊须治脱肛,效果不错。

9.燥可去湿

伤寒之邪,得湿而不行,湿的特性是趋下、黏腻,使人全身困重,甚至不良于行。仲景代表方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赤小豆就是很好的利湿药。临床上,我会加薏仁、白术,因为薏仁可宣痹止痛,去湿除湿,如此因湿而痹而痛的症状就可减轻,白术也因除湿燥湿,使脾胃肠管水份减少,就可达到健运脾胃的效果。

10.湿可润燥

脾是喜燥而恶湿,肺是喜润而恶燥,因此主呼吸系统的肺,一旦过于干燥缺乏水份就会乾咳,甚至咳 血。仲景的代表方,就是麦门冬汤、黄连阿胶汤、清燥救肺汤。阿胶可以滋阴养阴,达到润燥的目的。

以上是南北朝徐之材先生创制的治病方剂,区分十类,又称十剂。我只略做引述仲景方,让我们回溯早于徐之材的仲景先生用方。徐之材的十剂,严格来说,应该属于“治疗原则”,也是《内经》治则的“正治法”。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荐相关书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