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463 隔离 | 贾伏婷

作者简

 

贾伏婷

随着腊月的到来,冬至的热水锅刚煮沸了热气腾腾、喷香四溢的饺子;腊八的小火又在细熬慢炖袅袅清香的粘粥,的确年的脚步一天天逼近了。
她一天天数着日子,就像小时候撕着一页页的日历,像小时候盼着过年一样兴奋,而到如今儿子女儿慢慢长大,她最高兴的是儿女的每一步成长。她心里念叨着还有二十天……十八天……她的儿子要放假了,很快要从千里之外回来了。
她掩饰不住地高兴,也由不得不担心。今年这疫情闹腾的,回来的路上是否安全?她的心早早就悬了起来。
最近她们母子微信通话已经好多次了。文玲除了叮嘱别外出,更多的是商量如何乘车回来,一向俭朴的儿子说:“妈,火车已卖完硬卧票了,只有硬座了……”他的话让她的心“咯噔”了一下,放在平日里,儿子都是坐硬座来往相距千里的两个城市,路上24个小时,年轻人吗?吃点苦没什么的。可现在特殊时期,文玲专门叮嘱别买硬座,可是……
文玲的眼前马上出现一幅画面:一个个面部表情僵硬的、戴着口罩的人挤挤挨挨,塞满车厢。“儿子,记得路上别吃东西,别上厕所,万一需要的话,一定要用卫生纸垫着开关门,那门柄最危险了,据说……”
儿子有点不耐烦了,“妈,知道了,我要考试,不跟您聊了。”
……
女儿学校里的班级群里,每天都在催着提前申报,刚开始要求同居住人员有从石家庄等中高风险区回来的、冷链系统工作的等等要申报,大有风雨欲来的架势。文玲有点小庆幸,可紧接着申报要求升级了,除了这五类人员,所有省外返安人员也要上报学校,并且强调,返安人员不能与学生见面,否则的话,学生停课。
在东北上学的儿子就要回来了,女儿还在上学,儿子按规定肯定要被隔离,她看看逼仄的二居室,犯难了,去哪儿隔离呢?她左想右想,怎么办?怎么办呢?
她想啊想,最后她想儿子的学校现在是低风险地区,那就找个旅馆吧。
终于想好了,那就找吧!
附近那条巷子里有家家庭旅馆,倒也清洁卫生,温馨暖和,350元半月,价格也合适,让儿子住在那里一周或半月,她每天送饭倒也方便。她几乎放下心来,甚至暗暗庆幸,就这家吧。然而高兴了半天,她转念一想,不行呀,这里距医院那么近,万一……
那几天天寒地冻,她顾不上冷风抽打脸庞,骑着电动车开始在周边大街小巷搜寻。
她记得北边有个月光旅馆,她走进去,也是小院子,一位老人微笑着迎出来,一听说从省外回来的,本来热情的语气一下子冰冷冷的,她走出来,没再说什么。
问遍了了大小的宾馆,都是每天100元左右,七天700元,她倒吸口冷气,对于富裕人家来说这并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双双下岗的人家来说,那的确是笔不小的开支……她又开始沮丧了。
……她找了七八家,都一无所获,踫了几次壁,她变得聪明了,她不再提儿子从省外回来的,她说她的儿子在郑州上学。
“请各位居民提高警惕,家里有省外务工或学生返乡人员,请到社区报备。”小区门口,电子大喇叭不带喘息的喊声,在冷冷的空气中发出电波般的震撼,增添了疫情的恐怖性。
她提前一天就到社区报备。社区要求居家隔离七天,第七天核酸检测。
可是女儿学校的要求……
滴铃铃,滴铃铃……她的手机响起来。“妈,火车要路过石家庄。飞机票降价了,我坐飞机飞回去了,贵是贵点,直接从长春起飞到新郑机场。”“好,好,不管如何,安全第一……”
唉,有什么办法呢。考学时光嫌孩子飞得不高,飞出省了,又这么麻烦,还不如不出省,
想到这儿,她又摇摇头,怎么可以这么想呢,真是急昏了头了。
她扩大了寻找范围,她说儿子从郑州回来,终于有家小旅馆接纳了她。儿子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到家了,她的心又放下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儿子回来没地方住。她把她这些天为儿子购买的吃的喝的用的穿的,甚至自家的被子,装了三个包两个袋子送到了那个旅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喃喃自语着。
儿子被安顿好了,她终于早点收拾完躺在床上,这几天以来焦躁不安,没能休息好,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她刚入睡不久,儿子又打来电话,他说他告诉老板说从吉林长春回来的,入住时还没事,11点却通知要让搬走,不让住了,他好说歹说老板答应到天亮走人。
儿子说去做个核酸检测,住宿就会方便多了
窗外刮风了,呼呼的风声在耳旁鼓噪了一夜,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两个小人在心里打架,干脆让儿子回来住吧,她确信儿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女儿学校还未考试、还未放假,万一……她设想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一会这个小人胜了,一会儿又那个占了优势,好不容易挨到天亮……
她犹豫了,要不让儿子回家吧?不,还是再找找地方看。
送女儿上学后,她赶到那个旅馆。她把东西送回家,就又开始帮儿子找住处,儿子就近到三院做核检……转了一圈,昂贵的住宿费用,她还是接受不了……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不找了,让儿子回家住。儿子呢?早上9点做完检测,便到河边人少的地方去,中午接回女儿,吃饭后又将女儿送走,她让儿子回家吃了饭。
今年冬天挺冷,那几天偏偏又是最冷的,在外面呆了一天的儿子拿着核检阴性证明回家了。冻得发抖的儿子生气地说:“妈,我不是病毒,我上的吉林大学在长春朝阳区,至今无一例感染病例,我的同学都到处跑着玩,咱家怎么这个样?”
文玲无语:“那不是女儿学校一直施加压力吗,谨慎行事吗?唉……”
是啊,儿子这么大老远回来,这么冷的天在外面流浪了一天,不就回个家吗?不管了,爱咋咋地吧,想到这儿,她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从此儿子开始了居家隔离的日子。
儿子在一个房间,进房间提前让儿子戴口罩,她也戴口罩,出房间衣服碗筷门把手全面消毒……儿子随身携带的酒精喷剂无时无地不在起作用……一塑料壶酒精用完了,她又去买了一壶,连同一次性手套、口罩全都备足了……
好不容易,七天隔离终于结束,女儿也考试完了,也要放假了,文玲的心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踏实了。
儿子又按社区要求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又是阴性。
她终于松了口气,她想象着那沉静的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澜不惊的样子,她想今晚她一定可以瘫睡在床上,舒舒坦坦地让全部神经甚至让神经末梢都得到松弛,女儿明天不上学了,她要睡个懒觉,把这些天欠的觉全都找补回来,一点不剩地补回来。
可是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下午6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进来:“你是郭凯的妈妈吗?你的儿子是从吉林长春回来吗?”
“请问你是哪里?”她听见她的心“咯噔”响了一下……
“我是疫情防控中心的,你的儿子乘坐飞机从龙嘉机场起飞,需要集中隔离。”显然是大数据在起作用,它作为科学的一面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出错的概率或不准确的概率,谁又能相信呢?
“我儿子自始至终就未接触过疫情中高风险区呀?再说今天刚做过核酸检测呀?”虽说是在电话里,文玲恨不能拿出所有证明来证明儿子不需要集中隔离。
可是显然未能如愿……
刚放下电话,一个快言快语、自称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女子又打来电话,她再次为儿子申辩,她的理由不足以说服对方,她便抛出那既然需要集中隔离,那就拿出需要隔离的有关规定吧。对方显然没耐性听她解释,也拿出杀手锏,如果抗拒的话……
文玲的脑子“轰”地一下懵了,“嗡嗡”作响,一下子好像有一群蜜蜂钻了进去,千万只蜜蜂横飞直撞,又突然蜜蜂一下子消失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
……之后,她慢慢学会了沉默。
一提到集中隔离,那是很恐怖的事情。凡需集中隔离的人员都是从中高风险区回来的返乡人员。儿子回来第二天,长春市疫情状况不妙,接连出现了两处中风险地区,庆幸的是儿子学校所在的区至今无一例,儿子所经路途也无一例。可是……
文铃又是一夜无眠,她在想如何应对,她明明知道儿子不是来自中风险地区,她不想再沉默了,要是集中隔离,万一……她不敢想象那会是个怎样的结局。
不知道这是儿子返乡前后,她的第几次彻夜难眠了……该下场雪了吧,兴许这雪能够拯救一下这多灾多难的世界,还有这多灾多难的世界里像她一样还努力在活,在挣扎的人们……
她拨通北关区防疫指挥部的电话,说明情况,又将她重复了多少遍的话重复了一遍,主任说,凡是东北回来的返安人员都必须隔离,在这特殊时期,宜阳作为河南的北大门,北关区又作为宜阳的北大门,严防死守是每个人的责任。
她一屁股坐在床边上,泪水像两道小溪流,哗哗地流着……儿子走过来说:“妈,我相信我会没事的,咱们宜阳也会没事的。政府掏钱免费让住宾馆,相信您儿子福大命大,好人一生平安!如果我是学医的,如果需要,我一定抗疫去”
是啊,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不都有惊无险吗?好人一生平安!
不就是集中隔离吗?政府斥巨资提供场所,免费食宿,免费核检……
她的心又慢慢恢复了些许的平静,慢慢想通了,慢慢从沉入的海底浮上来一点点,怕什么,该来的总会来的,躲是躲不过的,顺其自然吧!
集中隔离通知是第二天下午下达的,儿子在社区人员陪同下自个去了。临走前,她是叮嘱又叮嘱的,她给他带上自个的日用品和床单等,口袋里装着酒精喷剂……其实她知道儿子是个足够谨慎的人。
到那里,儿子发来视频,饭菜、床铺、一次性床单被套、一切看上去都很安全,第二天做了核检,结果仍是阴性。
儿子天黑以后才回到家,一切就像做了一场梦。
第二天例行公事,社区人员用封条封了门,用铁丝拴上门。幸好她备好了足够的菜蔬粮油……只要呆在家里应该就是最安全的。
这些天天气特别暖和,冬天的暖阳竭尽全力呵护着受伤的人类,听朋友说洹河的冰已解冻了,并且发来春水荡漾、春阳和暖的照片,她有点冲动想到河边转转看看,可是待穿戴好准备出门,却发现根本走不出去……她多少有点失落……女儿很乖,每天听故事、画画、做手工、阅读学习,有时穿上滑冰鞋满屋子晃荡,有时用手拍着篮球咕咚咕咚响……
文玲和儿子本来就喜欢安静,看书、学习、享受美食……
除了那道门走不出去,岁月一切静好。
全家隔离的第六天,自儿子返乡之日已经十五天,随着撬动铁丝的响动,她家解封了。文玲打开门,走出去,外面阳光灿烂,春天已露出回归的迹象。
幸好……她暗暗庆幸……如果儿子学医,她会让儿子到抗疫前线去,嗯嗯,会的……
春寒又乍暖……
(本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简介

贾伏婷(廷),河南安阳人。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诗歌散文。近两年拾笔,作品散见纸刊网媒。

《文学百花苑》征稿通知

订阅的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文学百花苑》2021年1月1日起将以新的面孔出现,刊号为:CN41—0066,邮发代号:35—558
《文学百花苑》新版本式样沿用大16开,约176个页码,每期22万字左右。同等质量稿件,征订样刊者优先发表。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体不限,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投稿后与编辑联系,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5、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关于投稿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苑》自2021年元月一日起与河南经济报合作,每年50期,可刊登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人物专访、企业奋斗史及各类广告。河南经济报新闻周刊具有单独刊号及邮发代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国内各地邮局皆可订阅。欢迎合作洽谈。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
2020年12月28日

提示

近期,不少网友反映有平台、微信群或个人打着《文学百花苑》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辑的旗号招摇撞骗,给《文学百花苑》造成极坏的影响!

敬请广大爱好文学和具有正义感的文友擦亮眼睛,杜绝坑蒙拐骗,杜绝不实信息的传播。即日起,如发现以《文学百花苑》名誉及其头衔征稿者,敬请举报。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举报电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