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书画
相关推荐
-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作者:卢炘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度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
-
在艺术的熏陶中成长
在成长的记录中,有些会轻描淡写的略过,有些是需要浓墨重彩去抒怀. 很怀念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去浙江美术馆看看画展.而随着长大,去的次数越来越少. 当有那么一天,意识到自己已经偏离初心后,我们调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高清百幅)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比拼苦力,艺术是比拼境界!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潘天寿作品 延伸推荐: 为什么<芥子园 ...
-
潘天寿:书画不是拼苦力,是拼境界
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 ...
-
潘天寿画论:书画不是拼苦力,艺术拼的是境界
1965年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止止室作画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 ...
-
书画 | 潘天寿笔下的鹰鹫图,泼墨淋漓!英气袭人!
潘天寿 灵鹫盘石图 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1923年任教于上海美专,并与吴昌硕相识,自此潘天寿得吴昌硕启示,转归严谨沉稳,于不惑这年形成奇崛险峻的独异风采.他运笔果断强劲,主张&qu ...
-
『书画国粹』张大千、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笔下荷花的不同性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人认为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可谓将荷之美备述矣,然而画家们则有不同意见, ...
-
【书画欣赏】潘天寿诗意小品,情趣盎然!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这是当年八十高龄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在发现潘天寿先生这位"年仅弱冠才斗量"的奇才时,写给他的一副对子.当时,潘先生还不到三 ...
-
【国画周刊】朱剑 | 书画同源语境下潘天寿书法与绘画的意蕴
绘画向书法借鉴"写",是为了和书法一样具有"化机",而且绘画创作的目的也非逼肖客观对象.董其昌提出的"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