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很多人对中医爱&恨交加?温病学家吴又可医案给你答案

我,根据病人嚼姜丝的感觉,最终决定用大剂麻桂附剂救治重症喉痹

在临床上,不论西医还是中医,当遇到复杂的疑难杂症难以诊断,而病情发展态势,不能总是“继续观察”被动等待时,医生可以试试“诊断性治疗”这一招。试着用药以测病家的反应,如果感觉还好,即认为诊断方向是对的。如果感觉变差,则诊断方向错误。

例如,我遇到一位急喉痹患者,双侧扁桃体肿大、后壁脓肿形成,情况非常严重。患者已用西药多种抗生素点滴10天,病情不见好转,准备手术。因深度急性感染未控制,手术风险极大,医生迟迟不肯动手。于是在朋友介绍下求我治疗。我一看如此严重,心中无底:见咽喉肿块几乎封喉,表面颜色红而均匀,患者自诉吞咽困难明显,痛。但痛不十分明显。口中津液很多。舌淡红,苔厚灰黑色。脉濡迟。大家知道,咽喉剧肿多责之热毒“阳证”,此例不甚痛,且津液满口,加上舌脉特征,我倒考虑是个“阴证”,宜用麻桂附之剂。如果用药差次,贻误病情,造成悲剧,不是我所想。当时,我要来一碟生姜,让病人细嚼慢咽。病人完全不觉得生姜辣刺激难受,反倒觉得咽喉温热舒适感。于是我果断按阴症处方,病人当夜痛减,咽肿三天后大减。

他,以占卜谋生,最终因给自己占卜而死

施幼声,40多岁,以算命占卜谋生。六月染瘟疫,病情危重。咽喉肿痛,渴思冰水。通身冰冷,比四肢厥冷更危重,舌苔起芒刺,寸关尺脉搏如微丝。到底是热极,还是寒极?

第一个郎中认为是寒极“阴证”,须用附子理中汤;

第二位郎中吴又可诊治,他认为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急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还有救!

第三位郎中诊治,认为是“阴毒”之极,须灸丹田才行。

以上三位认为2位判断为阴证,只有吴又可认为是阳证。就算吴又可的名气大些,施幼声的妻子也感到非常为难,到底谁的判断更准确呢?

这时他的兄弟,又先后再请三医来看,都认为是阴证。这样共有6位医生,其中5位认为是阴证。似乎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是不是应该少数服从多数呢?但是吴又可言之凿凿,况且又是明末专医瘟病的名医呀。到底信谁呢?

此时,施幼声说,为什么不求助神明呢?一生为别人算卦判吉凶,何不为自己算一卦?这个时候,家人六心无主,根本没有反对的声音,那么多医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正确的,妻子兄弟又能怎么办。于是给自己算了一卦,卜算结果是“从阴则吉,从阳则凶”。这个结果又刚好顺应了5位医生的“阴证”看法,所以信心满满来喝附子汤。

哪知,那一碗附子理中汤下肚,施幼声身体像个火炉样,烦躁猛增。施幼声此时方才醒悟,说,我完了,这药误我性命了!心想早信吴又可就好了,名医就是名医!可是后悔药买不到呀。说完话没过几时就毙命了。

——原文摘自《温疫论》明.吴又可,中医创新攻克瘟疫的医学家

施幼声,卖卜颇行,年四旬,禀赋肥甚,六月患时疫,口燥舌干,苔刺如锋,不时太息,咽喉肿痛,心腹胀满,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得涓滴则痛甚,此下证悉备,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脉如丝,寻之则有,稍按则无,医者不究里证热极,但引《陶氏全生集》,以为阳证。但手足厥逆若冷过乎肘膝,便是阴证,今已通身冰冷,比之冷过肘膝如无,比之无力更甚,宜其为阴证二也;阴证而得阴脉之至,有何说焉?以内诸阳证竟置不问,遂投附子理中汤。未服,延予至,以脉相参,表里正较,此阳证之最者,下证悉具,但嫌下之晚耳。盖因内热之极,气道壅闭,乃至脉微欲绝,此脉厥也。阳郁则四肢厥逆,若素禀肥盛,尤易壅闭,今亢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急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闻一曰阴证,一曰阳证,天地悬隔,疑而不服。更请一医,指言阴毒,须灸丹田,其兄叠延三医续至,皆言阴证,妻乃惶惑。病者自言:何不卜之神明。遂卜得从阴则吉,从阳则凶,更惑于医之议阴证者居多,乃进附子汤,下之如火,烦躁顿加。乃叹曰:吾已矣,药之所误也。言未已,更加之,不超时乃卒。嗟乎!向以卜谋生,终以卜致死,欺人还自误,可为医巫之戒。

中医,不是中医不好,而是好的中医师太少了

以上案例,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古明代也是好的中医师稀少,庸医太多?到二十一世纪,中医生存几经打压,更是如此。一些国宝级的老中医相继作古,名医已是凤毛麟角。中医大学校园里只会编书写文章名其为“做研究”的教授专家,除了会唱高调,实际临证也不能好好看病。中医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大多参照西医课程逻辑编排,理论上一半西医教材,一半中医教材,造成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许多中医大学生一毕业就改西医,或者干脆改行。中医大学没有培养中医的接班人,反倒是培养了中医的掘墓人。社会上许多人认为,只有民间中医才是中医的出路,因此促发国家出台“中医师承”、“确有专长”政策,两大民间中医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

国家颁布了《中医药管理法》,各地政策大力支持中医振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医再立新功,中医代表张伯礼首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勋章,中医未来大有希望。百姓对中医爱恨交加将会有个好交待,唯有优秀中医人才辈出,对中医不和谐的声音才会越来越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