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必须具备“偃仰向背”,否则就不是书法,而是写字!
相关推荐
-
字帖该怎样读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句名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这里的察,就是看,即读帖:拟为临帖,就是将读帖时观察到的神彩与形质以及细微之处,在临帖的时候表现在笔下.读是 ...
-
字体结构(含36法)
字的结构是由点.横.竖.撇.捺.钩等笔画,加上戈.折组成的.点画搭配成字称间架.结体.点画的长短,粗细和位置安排的疏密,是可以千变万化的,但是这种变化又有它的规则和美学要求. 一定风格特征的结构依赖于 ...
-
向 背
向背--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向"与"背"相对.向,指字结构之两部分相向者:背,指两部分相背者.向背,即指字体左右两部分的相向和相背.为笔墨技法和章法结 ...
-
一语中地,14大书写技巧,彻底解决书法中的“痛点”
一语中地!5大结构技巧.3大用笔法则.6大基础笔法,彻底解决书法中的"痛点". 中华五千年艺术及无与伦比的书法成就,令人望尘莫及,其中书法因其笔法和结构的技术更具艺术形象,在历史的 ...
-
从一件欧阳询楷书集字作品谈书法的临摹练习与集字创作
或许得益于现代科技技术,这件集字作品非常大气,可以的说下真迹一等.我们看点画线条轮廓线的墨韵都表现出来,似乎作者有意脱离欧阳询原被的那种刀痕和历经沧桑的斑驳朴茂的厚重感. 作品选取了两字为内容:安泰, ...
-
清代蒋予检笔下的兰花:纵横偃仰,别有姿态
蒋予检,字矩亭,河南睢县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官江西景德同知.与何绍基友善.工书学颜柳.善写兰,纵横偃仰,别有姿态,被誉为"画兰圣手". 铃印:检印(三次).矩亭(四次). ...
-
王羲之法帖309《鸬鹚帖》行书译文,姿态偃仰。
释文: 鸬鹚粪白,去<黑干>黯瘢,令人色态.此禽不卵生,口吐其雏,独为异耳. 王羲之<鸬鹚帖>,3行,25字,行 ...
-
白蕉:好书法需要具备的四项条件,千真万确,妙而非玄
唐代书法理论家及大书法家孙过庭说: "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 孙过庭说的是前 ...
-
书法必须具备“阴阳相应”!若不具备呢?不是书法!
文︳王呈祥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这是宋代苏辙的一句诗,是说阴阳属于自然,而人会跟随着自然老去,逝去的青春也无法挽回.为何要说这句诗?因为今天的文章就与"阴 ...
-
清代蒋予检笔下的兰花:纵横偃仰,别有姿态
蒋予检,字矩亭,河南睢县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官江西景德同知.与何绍基友善.工书学颜柳.善写兰,纵横偃仰,别有姿态,被誉为"画兰圣手". ▲ 蒋予检 <兰花册> ...
-
章法十四法集锦: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偃仰起伏。
2020-09-03 22:02:50 +关注 已关注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 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 肥瘦首尾偃仰起伏 章法集锦刘开彦书 行书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 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 肥瘦首尾偃仰起 ...
-
写字是否要垂直于纸面,“偃仰笔法”能说明!
写字是否要垂直于纸面,“偃仰笔法”能说明!
-
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丨黄庭坚
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丨黄庭坚 ​ ​​​
-
书法中的方圆、向背、位置和疏密,你学会了吗?
宋·姜夔<续书谱>第九章:方圆.向背.位置和疏密. 你知道书法中的"方圆"."向背"."位置"和"疏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