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九州汤】 当风解衣,汗出卧冷湿地,半身不遂,手足苦冷,或不遂
相关推荐
-
伤寒伤风辨【荐】
伤寒伤风辨 伤寒无汗,伤风有汗:伤寒无涕,伤风有涕:伤寒脉紧,伤风脉缓: 伤寒怕寒,伤风怕风:伤寒郁而后热,伤风即能发热: 伤寒手足微冷,伤风手足皆温. 又曰:寒胜则痛,风胜必肿.
-
『中医药酒』百病药酒: 仙灵脾浸酒方二(半身不遂)
仙灵脾浸酒方主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仙灵脾(好者)一斤. [制法]上细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豆+斗浸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得通气,春 ...
-
手足瘫痪及半身不遂方
手足瘫痪及半身不遂方 来源<奇效良方>奇效良方 作者:董宿 朝代:明·成化六年 年份:公元1470年 风证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并皆 ...
-
黄芪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久久服之,自见其功。
[cp]黄芪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久久服之,自见其功. 若左半身不遂,则加当归以补血: 右半身不遂,则倍黄芪以补气: 手软倍桂枝:足软加牛膝: 筋软加木瓜:骨软加虎骨 ...
-
当风解衣,汗出卧冷湿地,半身不遂
[处方]麻黄(去节.四两).甘草(炙).干姜.附子(炮).防风.独活,各三两.石膏(绵裹.搥碎).茯苓.白术.川芎.柴胡.当归.人参.细辛,各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九粒). [炮制]上咀,以水一斗, ...
-
安胃汤[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酒.湿面.蒜.葱.椒.薤.姜,调味香料之类. [摘录] ...
-
(连载)倪海厦汉唐中药方剂-汉唐-72 浮萍方(小儿风痒,汗出全身,治风痒,疥癞等皮病)
上一篇:(连载)倪海厦汉唐中药方剂-汉唐71号 - 清郁开结丸 汉唐‐72号 浮萍方 许多皮肤病的成因 , 并非是由於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 , 而是因为习惯不好导致的 , 完全与饮食习惯也无关的 , ...
-
汉唐方剂讲解HT-072:浮萍方(小儿风痒,汗出全身,治风痒,疥癞等皮病)
(2006.12.06B 录校:吴勇) 这个浮萍的药性属于是辛凉,它是永远地飘在水面上,不会沉到水下去,所以说它具有辛凉解表的作用.我们看原文: 许多皮肤病的成因 , 并非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 ...
-
潮热汗出,入睡难,双腿怕冷,膝盖凉,更年期综合证
过了40岁以后,很多女性都会有潮热汗出的情况,也就是定时或者不定时的一身突然发热,随之汗出,有点人出汗非常多,甚至会把整个身体都湿透,有不少人,每天都得换3-5次内衣.因为已经全身湿透了. 这很显然很 ...
-
十五、疮家(患疮疡病者,流脓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的现象)。原文85
十五.疮家(患疮疡病者,流脓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的现象).原文85 [郑论] <内经>云:诸疮痛痒,皆属于火.火盛则血亏,若(在)[再 ...
-
倪师医案11:弱视,动辄汗出,尿频,手足腋下汗多
医经 9月13日收录于话题#倪海厦老师医案31个内容#弱视4个内容#尿频1个内容#汗多1个内容倪师医案0011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165-4 C, MC男体型中等偏瘦20080505原因:弱视问 ...
-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法宜)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
-
十三、凡(服)柴胡汤病证而(反)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栗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却发热汗出而解。原文101后段
十三.凡(服)柴胡汤病证而(反)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栗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却发热汗出而解.原文101后段 [郑论] 按柴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