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著名女琴师--张素英

张素英,女,1947年7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2003年8月26日去世,京剧琴师。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张素英196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主修京胡,兼修京二胡、月琴、唢呐、板胡等。师承吴炳璋、于善民,并得名家杨宝忠、王瑞芝先生亲授。在校期间她品学兼优。由于她具备较好的文艺素质和天赋,加上个人的勤学苦练,196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她艺术功底扎实,技艺精湛,业务全面,对京剧各行当及流派的风格特点颇具研究,先后后向沈玉才先生学习灵活多变的伴奏方法,向李慕良先生学习马派抑扬顿挫的伴奏方法,向何顺信先生学习张派青衣刚柔相济、华丽纤细的伴奏方法,向黄金陆先生学习杨派苍劲浑厚的伴奏方法,向周文贵先生学老旦的伴奏方法,向言少朋先生(会操琴)学习言派隽永深沉的伴奏方法,使她的伴奏做到生旦净不挡,各种流派全能。她先后给言少朋、张少楼、言兴朋伴奏,与冯志孝、叶蓬、于魁智、叶少兰、邓沐玮、欧阳中石合作,演出了许多各派名剧,受到欢迎。1989年她被调入中国京剧院与李维康、耿其昌合作,演出于大江南北和港澳台地区,红遍各地,誉满全国。1989年起,主要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操琴。2003年,被聘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张素英演奏的《夜深沉》

交易担保 视频供销社 张素英演奏的京剧曲牌《夜深沉》 小程序

  十年动乱,张素英到军队农场接受“再教育”,她仍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刻苦钻研京胡演奏业务。1973年,她回到母校,任京胡专业教师。任教期间,担任过高、中、低年级的教学工作,以及外地剧团、戏校来京进修生的课程,培养了大批的学生。由于优异的教学成就,1986年她被评为中国戏曲学院第一批京胡专业讲师。多年来,她积极投入对青年演奏员及京胡爱好者的培养,台上带,台下教,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倾心相授,桃李众多。张素英同志艺术成就卓著,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了她与作曲家吴华合作的我国第一首京剧组曲《虞美人》;1986年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将其演奏的《虞美人》第五乐章《夜深沉》收录在《中国乐器大全》盒式带中,并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由上海唱片社录制了京胡独奏专辑盒带《京胡与乐队》,多版发行;1989年她调至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操琴。曾赴各省、市及港澳台等地演出,均获很大成功。她参加了大量具有高水准音乐会的演出,北京电视台《五彩缤纷》栏目以《京胡与北京》为题,专门介绍了她的艺术成就;1991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特邀她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配乐;她与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队合作录制了京胡与交响乐《白蛇传组曲》,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全国40余家广播电台戏曲音乐展播评比,获得一等奖;2001年她带病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评剧目《瘦马御史》的演出,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京胡演奏优秀奖。

  张素英对待工作兢业、认真。京胡是很难驾驭的乐器,女琴师不多见,而且通常都是一位琴师只应对某一流派、某一行当的伴奏。1993年赴台湾和1996年赴香港演出,在戏多,琴师少的情况下,她一人担当多行当主演的伴奏,演出非常辛苦,她每场戏善始善终,付出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体力和心力,这既是最严峻的考验也是她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赴台演出,她还与张学良、陈立夫、辜振甫等知名人士相识,为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张素英同志多年致力于京胡演奏理论的研究,她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在《空中大舞台》节目中担任《京胡演奏知识系列讲座》主讲人,受到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京胡爱好者的欢迎;1997年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张素英京胡教程》音像带,这是我国第一部京胡专业的音像教材;张素英与吴华合著的《京胡音乐教程》一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素英曾经是当代京剧舞台上的著名女琴师,曾在中国京剧院为李维康、耿其昌夫妇伴奏。1993年,她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在《空中大舞台》节目中举办《京胡演奏知识系列讲座》,又在中央电视台讲授京胡演奏法,在听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赴台湾演出取得极大成功,轰动了祖国宝岛,在戏迷中掀起了一股张素英热。

80年代是张素英艺术丰收时期。1983年,东方歌舞团作曲家吴华将梅派名剧《霸王别姬》写成京剧组曲《虞美人》,由张素英京胡独奏,收录在《中国乐器大全》盒式磁带,获得中国首届金唱片奖;1986年由上海唱片社录制《京胡与乐队》独奏专辑在全国发行,受到热烈欢迎;同年,她以京独奏家身份应上海演出公司邀请,参加著名民族音乐艺术家交流演出音乐会,独奏《夜深沉》,并发表《京胡演奏技术革新初探》学术报告,得到各名家的重视与好评。

90年代,张素英的舞台艺术实践更多,她的琴声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她的名声也一天比一天更大。原向何顺信先生学琴后为杨淑蕊伴奏的孙宝瑷曾名闻遐迩,但她不幸早早辞世驾鹤西去。而张素英却长期在教学岗位,当时未能享名。当张素英走上舞台后,其功力与日俱增,她的名气已非孙宝瑷当年可比。但这两位女琴师的艺术,在中国京剧音乐史都已有了地位,也改变了以往人们以为女琴师难成大气候的偏见。张素英不但有音像出版社为她录制的上、下两部《张素英京胡教程》发行于世,而且,她为李维康、耿其昌伴奏的一些京剧唱腔选段,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间音像出版规划项目。由上海声像出版社发行。这两盘磁带在京剧爱好者群中也成为抢手货,许多京胡爱好者作为学习的范本。

张素英的演奏艺术有些特点?

首先应该说技艺娴熟,十分规范。她不论拉什么,都有所遵循,这得益于她在戏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多年从事京胡教学工作,又经过京城诸多胡琴名家的亲炙,这是有些琴师不能比的。

然后应该说能以情奏曲拉戏,凡她演奏伴奏的曲牌唱段,都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她奏出的每一个乐句,拉的每一个音符,都入情入戏,与演员和乐队水乳交融。

再就是她的琴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秀雅。听她为李维康和耿其昌所唱选段的伴奏,可以听到她的许多托腔随腔及过门、垫头都拉得很“秀”,绝无粗枝大叶、粗野狂奔之感。即使是拉老生戏,她也精心于每一字每一弓,让人听了有回味的余地。

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女琴师,却因为更年期忧郁症于2003年逝世,实在是太可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