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可道,非常“稻”。
相关推荐
-
浙江无好米
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有三种,分别是籼米,粳米和糯米.籼米之米粒白芯多,透明度差.粳米之米粒白芯少,晶莹剔透.糯米之米粒乳白色,完全不透明. 籼米口感生硬,煮熟之米粒易碎.学校食堂提供的大多是籼米,比较难 ...
-
中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
据统计,2019年印度出口大米超过1200万吨,继续超过泰国与越南,成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同年,泰国的稻米出口量为1100万吨排名第二,越南出口约610万吨位列第三.印度的大米,主要出口到中东与非 ...
-
哪里的大米最好吃?
据说,「怎么选大米?」 是独居青年人的日常困惑之一. 五常大米.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米......这天天吃随处见的大米,买起来也要万分纠结,甚至有些朋友#红烧肉同学#不辞辛劳从日本背米回来. 这大米究竟 ...
-
送别袁隆平!他种下的稻米不只是国人口粮,更是一粒珍贵的中药!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我们送别了"国之脊梁"袁隆平. 就在不久前,这位伟 ...
-
炒了10碗蛋炒饭,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做法!没想到这么简单
大米的种类 做蛋炒饭的大米主要有2种,一是家里平时煮饭吃的粳米,米粒是椭圆或圆形的. 二是米粒细长的籼米,常见的泰国香米就是这个品种. 粗圆的粳米相比细长的籼米来说,黏性更大,而后者更松散一些. 我们 ...
-
稻中有道
水稻成长中
-
《新时期的稻之道》张启发院士在首届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大米好不好吃,其实绿色种植是关键."9月8日,在四川省第三届"藏粮于技"院士讲堂暨首届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张启发院士的这番发言,引发了与会者对农 ...
-
稻读四周年特别推文 | 稻可道,读可读——写在稻读公社年会到来之际
稻穗烟蒙骤雨稠,读书一卷对清秋: 笔下有谁赋新篇,记闻喜欲庆丰收. 岁月赋予了人们一架神奇的长镜,金秋十月,在不经意回望之时,却已是我融入"稻读公社"的第四个年头.对人生际遇有了更 ...
-
岁月再现:稻拉子打稻
坐标:池家岗
-
稻读四周年稻友分享 | 稻可读、行有思——从“人文走读”说起
稻可读.行有思 --从"人文走读"说起 分享人:陈国平 各位书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2020年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世界勤俭日.书香宁波日,稻读也已经四周岁了. 1988 ...
-
稻读四周年稻友分享 | 云在青天书在手
云在青天书在手 大家好: 今天是周六(10月31日),我们在座的文学群的稻友,听到这句话会会心一笑,然后一个念头会紧跟其上,"呀,我这周的读书笔记打卡了没有?"如果没有,今天晚上肯 ...
-
稻读四周年稻友分享 | 新来乍到
新来乍到 分享人:叶央聪 大家好,我是叶央聪,我是稻读亲子绘本团队的一名志愿者老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站这里跟大家一起互动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惟时以新.不知道大家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是如何,我也花了些 ...
-
缅怀国士丨袁隆平,真正的魔稻祖师,中谷道·中国粮的偶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为了自己青年时做的那个 ...
-
【讲述永州故事】震惊世界!人类最早的栽培稻标本遗址:道州玉蟾岩
[讲述永州故事]震惊世界,人类最早的栽培稻标本遗址:道州玉蟾岩 永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文人,美在神韵,美在历史,美在神秘!说永州是全国少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甚不为过!出于对永州文化的热爱,我们驱车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