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段时间的全球芯片市场不大太平。各种天灾人祸加在一起,导致芯片缺货,并且进一步推高了芯片的价格。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位机友买到的电子设备,很可能都会涨价。
而且,涨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因为涉及到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例如前几天有报道称,英特尔将被薅走140亿元,就有不少网友开始在担心这个问题。大家熟悉的英特尔,因为专利侵权被判决,需要赔偿21.8亿美元。因为这个告赢英特尔的公司VLSI,成立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年。根据VLSI的指控,两项被英特尔使用的专利,分别是申请于2005年的US7725759B2,和申请于2006年的US7523373B2。2005年申请的这个,名字翻译过来就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管理时钟速度的系统和方法,于2007年对外公布,由飞思卡尔子公司申请。
至于2006年申请的专利,则是一种集成电路最小工作电压技术,公布于2008年,由恩智浦子公司申请。
这两项技术都有指向了同一个结果,那就是降低芯片的功耗,只不过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在需要更快的性能时,这个专利也可以响应于该请求,选择性地增加总线的时钟频率。
后者则是通过非易失性存储器,储存最小工作电压的值。
然后,就可以将该最小工作电压信息,用于确定何时将备用电源电压切换到存储器,或者确保满足其他要求的最小电压。简单来说,就是在需要高性能时设置较高的电压,然后降低电压以节省功率。
而按照英特尔的说法,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复制这些技术。因为英特尔通过自己的发明,用更复杂的技术实现了这些结果。因为根据专利里的描述,保护的是这两种技术的概念,并不特定于任何方法。
也就是说,无论通过什么形式,用了什么技术,只要是实现了这样的结果,基本上就会被视作侵权。
所以,英特尔才会被判向VLSI支付这两项专利的侵权赔偿,分别是15亿美元和6.75亿美元。根据VLSI的描述,英特尔旗下的大量产品,都使用了这两个专利。
包括大家熟悉的民用芯片酷睿i3、i5、i7,服务器芯片志强E3、E5和E7,还有凌动、Stratix10等产品,统统都上了名单。
如果英特尔无法拿出足够的证据,VLSI甚至能够申请要求停产停售。试想想,成立四年却手握十几年前的专利,这不就和机哥给大家介绍过的专利流氓很像吗?而且英特尔还在庭上直指VLSI没有日常业务,也没有生产任何产品。
不过历史上,硅谷还真的存在过一家,名为VLSI的半导体公司,业务非常之广。
在半导体行业飞速发展的时候,这个VLSI拥有过自己的圆晶厂,还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鼎盛时期的VLSI,甚至还和乔布斯领导的苹果有过合作,参加过初代苹果电脑芯片的制造。
就连现在英特尔的死对头ARM,也是在VLSI、苹果和橡果的主导下建立的。
但是在九十年代,由于公司在发展路线上决策性问题,VLSI的业务迅速式微。
随后在1999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委身于飞利浦,全部的业务都并入了旗下恩智浦半导体。
而在2006年,恩智浦的业务又从飞利浦单独拆分出来,并在2015年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合并。但是……这和起诉英特尔的VLSI,本质上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因为经过多次折腾和重组之后,VLSI基本只剩下个壳子,没有实际的业务。
这次用于起诉英特尔的专利,也都是恩智浦和飞思卡尔分配给VLSI的。而且这背后还有其他的公司介入,那就是软银旗下的Fortress。
(媒体直接称VSLI属于Fortress)
要说Fortress的历史,机哥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简单来说,就是它靠投资持有专利的公司,来起诉行业巨头。
在操控VLSI起诉英特尔之前,Fortress曾经操控子公司对苹果提起至少25项诉讼,要求赔偿26亿至51亿美元。当时苹果和英特尔还一起联合起来,反诉Fortress囤积专利,违反了反托拉斯法。
去年夏天,它还收购过另外一家,曾经和英特尔有过专利纠纷的公司Finjan。
这就让很多人猜测,Fortress接下来还会继续对英特尔下手。
(Fortress完成对Finjan的收购)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英特尔在这场诉讼里面确实不占优势。
不过鉴于英特尔已经计划提起上诉,未来最终会是个什么结果,犹未可知。
况且英特尔过往也有过花钱和解的例子,MicroUnity和英伟达前后就分别拿走了3亿美元和15亿美元,也就是19.4亿元、94亿元人民币。虽然140亿元对英特尔来说,已经是全年净利润的1%。但如果的确到了那一步,该花的还是得花。
至少从英特尔之前几次赔偿的例子来看,并没有明确的举动。
即便是要涨,鉴于这类专利案件的审理,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那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而这中间,英特尔的芯片可能因为祖传的产能问题,涨过好几次价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