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学 |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的誓愿图与榜题
相关推荐
-
摩尼教在回鹘汗国广泛传播,是当时的国教!
在回鹘汗国传播的摩尼教,已经渗透至普通民众的家庭中.这些神祗之间的战斗,最后在光明与黑暗的不断争斗中以光明占据上风,并且在人们信奉摩尼教后,被恶魔困住的光明都慢慢被解放,大地之上只剩下恶魔的因素,这时 ...
-
新疆丝路艺术研修,行走西域,深览高昌与龟兹的文明之光
壁画与造像,是深刻认识丝路文化内涵的媒介. 石窟和佛寺,古丝绸之路文化沉积的重要标识. 如果把石窟和佛寺比作书籍,壁画与造像就是这本书里的图片和文字. 造像雕塑艺术.壁画图像艺术和石窟佛寺建筑艺术,共 ...
-
课表更新提醒,新疆吐鲁番石窟艺术背后的思想全解
当你靠近历史与艺术,她们也会向你走来.敦煌.吐鲁番.龟兹,这些听来似乎是很遥远的地名,然而其代表的区域,都是丝绸之路国内段的"重镇"与"关键".其中,作为多民族 ...
-
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之谜 孙秉根
. 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之谜 孙秉根 . 百废待兴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所长找我谈话,要我组建新疆队,在这一方广阔而神奇的疆域开拓局面,为方便辽阔区域的艰苦调查,考古所特别为新疆队配备专 ...
-
流落到德国的十大中国文物,命运多舛、令人扼腕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流落于德国的文物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如果加上私人藏品,总量应有50万件以上,其主要来源是 ...
-
珍贵老照片: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石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 ...
-
杨富学:诸夏龙崇拜
一.诸夏龙文化的形成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常可看到有关诸夏[1] 崇龙的记载.诸夏之近世祖先是鲧和禹.<说文>云:"鲧,鱼也."<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鲧曾 ...
-
杨富学 王小红 | 甘肃榆中女真遗民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甘肃榆中有汉氏.蒲氏者,其中汉氏自称女真后裔.汉氏为金朝皇族完颜氏支系之遗留,祖先原活动于燕山以北地区,金元之际进入中原地区,明代洪武初年改姓汉氏,弘治末年迁居榆中,现有五通明及以后碑刻为证,民 ...
-
祁晓庆 杨富学: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研究四十年
"丝绸之路"原本指我国与西域诸国交往的陆上交通道路,因为最初以丝绸作为最大的贸易媒介而得名.一般认为张骞"凿空"为官方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其实也意味着中国与西方 ...
-
祁晓庆 杨富学 | 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研究四十年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在西北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成果可谓异常丰硕.由于中国西北地区涵盖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所有地域,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遗迹和遗产,使得今人拥有极 ...
-
杨富学|林瞪及其在中国摩尼教史上的地位
内容提要:林瞪是北宋时代福建省霞浦县上万村龙首寺(元代改为乐山堂)的第二代寺主,其事迹在霞浦等地发现的摩尼教文物.文献中都有所反映,从中可以看出,林瞪对于闽浙摩尼教的发展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载,林 ...
-
任爱君 | 杨富学著《从松漠到流沙:辽金历史及其与内亚之关系》序
以内亚的视阈,研判辽金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民族社会及政治发展之具体状况,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主流,更成为边疆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契丹辽王朝,到12世纪初女真人建立金朝,直 ...
-
她学中医后减肥20斤,变成易瘦体质!中医入门就这么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中医?因为中医包含智慧,它教会我们怎样生活.养生,怎样变美变瘦,怎样从根源上防治疾病. 同样是治感冒发烧,为什么会有"感冒清热""莲花清瘟"&qu ...
-
曲剧《李豁子再婚》黑窝窝不如白面馍,打光棍不如有老婆,杨帅学
曲剧《李豁子再婚》黑窝窝不如白面馍,打光棍不如有老婆,杨帅学
-
中原名丑杨帅学演唱河南曲剧《游乡》,幽默滑稽,太经典了!
中原名丑杨帅学演唱河南曲剧《游乡》,幽默滑稽,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