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食育”家庭作业值得好好做

11月以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箭湖校区在一年级开展“吃鱼剥虾我能行”的“食育”活动,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小同学利用周末跟随家长上菜场采购鱼虾,再做小帮厨参与烹饪,待烧好的鱼虾盛好盘上餐桌后,自己独立吃鱼和虾,从小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11月25日甬派客户端)

据悉,这是该校箭湖校区继“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光盘主题系列活动”之后的又一个“食育”活动。

所谓“食育”,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人的饮食生活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二是用良好的饮食活动来开展教育、助益教育。这两层含义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如“光盘”行动、“公筷公勺”行动等,如不仔细分辨,还体会不到其中还有“给饮食生活以教育”、“用饮食生活来教育”两层含义呢。

对于“吃鱼剥虾我能行”这一家庭作业,“题意”简简单单,纯属生活体验型的,但意义很大。一能让小同学体会家长操持家务的辛劳,并养成不挑食的习惯,练就将鱼肉虾肉吃干净的本领,进而让他们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注重节约,这是“以食进德”;二能引导小同学在鱼虾采购过程时学会观察比较,在自己独立吃鱼虾过程中,使自己的手灵巧起来,使自己唇齿舌等灵巧起来,从而使“'心’灵”起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虾利于健脑,在活动中编出“为了尽快吃到嘴,我用妙招尝美味”等儿歌,这是“以食育智”;三能改善膳食营养结构,这是“以食健体”;四能引导小同学主动参加家务劳动,以“食育”带动劳动教育;五能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培养小同学细心周全又自信的心理品质,有心的话还能欣赏到美、创造出美来,这是以“食育”促进“心育”和美育的开展。

“食育”的历史,已是相当悠久的了。《礼记》中“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明证。当前,学校无疑更要重视“食育”教育。今年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教育部等部委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就要求学校加强“食育”教育。

“食育”的途径很多,但学校须创设一些好的载体来实施才行。这样才能使“食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来开展,结合实际生活来实施,从而使学生乐于参加,受到教益。该校区就鱼虾等食材所布置的这一家庭作业富有童趣,挺接地气,小同学们自然会兴趣盎然地做的,家长们也乐意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