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品鉴|雅逸天趣——陈海良小品欣赏

书法总是通过对汉字的艺术书写创造,来表达、反映出书写者的思想情志,乃至精神意趣,在高度娴熟的技法积累之后,陈海良更注重从内发掘升华其作品中古典而又时尚的自我精神内蕴。在经历无数次的锤炼、打磨之后,他对笔法的合理运用,字与字之间的巧妙组合,通篇的天成佳构,铺、绞、裹、擦、点随手拈来,长短、粗细、浓淡、聚散、虚实等一任自然,熟练而随性,随机而生发,终得返璞归真,洗尽铅华,没有一丝的重复和雷同。

《唐人诗二首》 32x30cm

陈海良的艺术理想境界是这样的,他在对待自我艺术作品的态度上更是极为苛刻。除了日常的学问修养积累外,他常说作品是一个艺术家面貌最好的代言,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以变化、内涵、儒雅为审美基调和价值取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古人跋语》 30x32cm

太湖一片一片蒸腾的雾气,弥漫朦胧,虚虚实实;渔民网兜飞撒的飘逸与空灵,那灵巧娴熟动作下蕴藏的爆发力与气势,让人回味无穷,田间农民挥洒播种的姿态很美,张弛有度,从容不迫;等等这些生活的场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至今都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一个地道的江南人,这些却深深地印在了陈海良的心田,难以忘怀,弥久时新,生活的馈赠赋予了他艺术的灵感,最后都幻化成了他笔下的自由挥洒,酣畅淋漓、元气弥漫的风格正是他取材生活的写照和升华;其笔下的云烟氤氲、空灵之境的山水图墨,亦是他艺术心灵之乡的另一种反映和阐释。

《宋词三首》 31x33cm

在艺术中,我们大多数的人太过于关注外在的形式,以至于舍本逐末,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陈海良曾深以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写给神灵看的,只可心手相合、偶然得之。他总是超前的,睿智的,在努力地探索中沉淀,他摒弃飞扬跋扈,摒弃扭捏作态,而是选择了波澜不惊,选择了超众脱俗,选择了儒雅随性,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变化,更看到了他的坚守。

《董香光论书》 24x30cm

他不仅具有狂放不羁、超然物外的狂狷气质,作为江南人,他的艺术天然散发着文人的雅意和天趣。在笔墨与书法功力上,陈海良已臻入化境,他的作品每一个字都写得很尽兴,天真烂漫而深具内美之品质。

《宋人词二首》 31x33cm

(0)

相关推荐

  • 陈海良|书品·人品

    人常言"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思想.品味.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技术与人格的体现.书法也绝非是简单的线条艺术.评价一幅书法作 ...

  • 陈海良|书如其人

    艺术的创作需要热情和想象,艺术的欣赏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能够引发观者浮想联翩的书法家,除了他的艺术还应更有他的性情意趣和人生体味.生活的磨砺使他的艺术实践更为丰富,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独具特色的缘由. 陈 ...

  • 书法名家---张坤山作品选

    张坤山艺术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人,海军政治部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90年起连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四.五.六.七届理事达30年.系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海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 ...

  • 书法品鉴|陈海良的豪迈醉书

    这是荣宝斋曾为陈海良举办的"书者心画"展览中的一幅经典作品,让人常读常新,印象深刻!平尺有余的小品,仿古纸本,形制虽小却气象万千,俨然大草风范.娴熟丰富的草书笔法.跌宕强烈的书写节 ...

  • 陈海良:大多数人勤劳一生,仍然是书法门外汉

    在学习书法中,有些人兢兢业业一辈子也一无所获,或徘徊于唐楷(并非说唐楷不好)之间,或寄居于某家某派,或跌入时风的漩涡之中--讥为"奴书".拾人牙慧等.相反,有些人过于自负,没写几天 ...

  • 陈海良 |写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条有前途但是几乎看不到光明的路!

    这件草书作品,是我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完成的.当时讲到创作应该怎样写,草书该怎样进行章法处理等情况.于是,我边讲边写,完成了这件作品.有人认为这件作品的尺幅较小,应该是小草书,但其实这是一件大草书作品,体 ...

  • 陈海良:搞书法是一条有前途但是几乎看不到光明的路!

    这件草书作品,是我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完成的.当时讲到创作应该怎样写,草书该怎样进行章法处理等情况.于是,我边讲边写,完成了这件作品.有人认为这件作品的尺幅较小,应该是小草书,但其实这是一件大草书作品,体 ...

  • 陈海良:写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条有前途但是几乎看不到光明的路!

    这件草书作品,是我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完成的.当时讲到创作应该怎样写,草书该怎样进行章法处理等情况.于是,我边讲边写,完成了这件作品.有人认为这件作品的尺幅较小,应该是小草书,但其实这是一件大草书作品,体 ...

  • 陈海良书法课堂 | 进入“二王”门径的4条捷径

    本文从书法的法度入手,抛出了一系列当今书法面临的法度缺失的问题,以"二王"帖学为主线,为解密探索"二王"笔法提出了四条清晰明确的线索,文章深入浅出,为大家提供了 ...

  • 陈海良 || 没有“空间意识”,可能就写不好书法

    陈海良说,我们很多人写书法作品的时候,只知道写,闷头写,但是却忽略了一点,你这个书法作品要有一个预设--这个作品要挂在哪里?我们意见书法作品,要写八尺整张,你要预想一下这件作品挂在哪里?它的气场会怎么 ...

  • 陈海良:书法的门槛很低,你为何却见不到光明的路?

    2021-09-18 21:57·书法密码 中国书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言.书法之道是一条门槛很低(只要会写汉字都可以来学书法),只有前途却很少能见到光明的道路.今天的书写,往往总想把它当成一 ...

  • 陈海良丨书法创作出现的问题都是临摹不够导致的

    陈海良,1968年生,江苏常州人.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国展评委,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1992年毕业于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