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洸河花园的一道风景

济宁洸河花园的一道风景

(雅真)

山东济宁市环城西路小洸河畔,美丽的环翠桥下,在一片青松绿树的掩映的空地上,常年活跃许多健身的人们,每天的黄昏,由济宁太极会馆、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济宁分会组办的陈式太极拳健身义务学习班,吸引了众多的太极拳健身爱好者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下至几岁娃娃,上至七十几岁的老人,其中不乏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和大中小学生,还有假期期间外地慕名来的学生,几十号人排列有序,在傅君老师的带领下,和着古典轻松柔和的音乐,大家沉浸在一片轻缓自然、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运动之中。许多游人都饶有兴趣地停步欣赏或参与之中。

辅导站的修炼特点不是一趟一趟地简单教练套路,而是由准备热身活动开始,继而单式,养生太极气功,精炼简短的组合一至六路,传统拳法和竞赛套路。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很多没有一点运动基础的中老年朋友很快就掌握了锻炼要领,避免了盲练带来的运动伤害和心理误导。傅君老师亲自示范并进行太极文化和身体保健知识的讲解,还有多名辅导员分组具体指导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学练。

辅导站不只是教拳,更注重武德的培养,由傅君老师创作的太极短歌:“我练拳艺,拳练我心,健体养性,技高防身”。更为大家所熟知。“学拳先学做人,功夫在拳外”成了全体学员的共识,傅君老师提出的口号是“今天以我为师,明天能者为师,后天大家都做太极拳健身,传播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好老师”。

缠绵轻灵的拳姿身影,诚挚的沟通交谈和快乐的笑声也成了公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学员们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充盈着一派祥和快乐的乡土家人情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朋友前来咨询或加入锻炼的行列。这里也成了不少出国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补习的课堂。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太极拳,伴随着中国功夫走出国门更是扬誉全球。国内外有数亿人对太极拳的热爱学练就说明了这一国之瑰宝的价值所在。

正像我国其他优秀拳种一样,太极拳并不神秘,但很深奥,太极拳的命名就说明它是富含哲理的文化拳,所以傅君老师在教拳讲课的时候,就特别注重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讲解和引导,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健身呢?首先学拳练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跟着光盘或书籍学点套路毫无内涵的比划、跟着老师简单模仿就能学会太极拳,说深刻点,没有深山探宝的精神学练太极拳,是不会获得太极真谛留有趣味真香的,以讹传讹,好为人师,更让人贻笑大方,背后受指,误人误己。

何种太极拳好?对初学者提出的的问题,傅君老师也做了耐心的解释,无论陈式、杨式、吴派或其它拳派,这架那架,只要能够广泛流传让大家喜爱得到普及,就有其存在发扬的道理,好歌要会唱。好拳要会练,关键是传承和领悟,扎扎实实地练好功,拳无功、一场空。惟我独尊、标榜自己拳好、只有自己练的拳能用(能打人)的这种浅薄的偏识,只能让智者和行家耻笑,不值一提。傅君老师曾写过题目为“武林奇葩”的诗一首,从某种角度提示太极拳本质特征。

华夏太极是一家,八门五步走天涯。

动静虚实内催外,阴阳开合上随下。

开展紧凑慢若快,小架大架小亦大。

千洄百转精气神,武林园中一奇葩。

傅君老师常对我们讲练拳要“练出健康,练出开心,练出和谐,更重要的是要练出境界”。国家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太极拳修炼者更应首先理解“和谐”、“太极”的文化含义,若不能与自然和谐,不能与他人和谐,自身机体不能的阴阳和谐平衡,则会杂病缠身,忧郁袭心,练好太极拳首先要外修其身,内修其心,这是太极拳能够学会掌握的首要入门的重要途径之一。

太极拳健身和防身运动,方兴未艾,祖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太极拳以其卓越的武功和内涵,已走向世界、全国特别是走进广大青少年的心中,这是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复兴和崛起。

现在,济宁洸河花园,陈式太极拳义务辅导站每天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学习,交流、修炼太极拳,我们相信在傅君老师的辛勤传授和带领下,定能给社会带来更多和谐音符,给人们带来健康、开心和友谊。我们也真诚欢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积极参与到身体锻炼太极拳修炼的行列中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