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 | 艺术与人生——写在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之际

艺术与人生

——写在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之际

诸友共赞潘志光伉俪八秩墨痕展
◎储吉旺

半世仁兄如意路,铁笔点穿砚台破,

半生画卷流水音,八秩书展龙飞舞,

难得伉丽齐展翅,且让甬江成彩磨。

朋友情谊深似海,齐向书城尝墨呼!

宁波如意公司董事长储吉旺贺词

宁波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杨东标贺词

五月,万物复苏,树木吐绿。2021年5月7日上午九点,由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宁海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在宁波图书馆新馆隆重开幕。本次书法展为期17天的展览活动,时间是:2021年5月7日至5月23日,共展出60余幅书法作品。

此次书法作品展展出了以庆建党百年纪念为主题,更是汇聚了二老多年的书法得意之作,其创作时间跨度长,内容题材丰富,这些书法作品大多是首次亮相,多角度,深层次,颇具艺术价值,是他们近年来在构图、书写之间的全新尝试。大家看后,都说值得一看。

现场嘉宾合照留影
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俩同年出生,生于1942年,今年正好80岁,一直来笔耕不辍,作品硕果累累。那为何把展览主标题定为“八秩墨痕”,这也是一种讲究和说法。八秩亦作“八帙”“八袟”,也就是八十岁。宋,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今年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俩刚好80岁,“八秩墨痕”便是由此得来。
潘志光先生不仅在书法上造诣颇深,且有多部诗集出版,有诗入选诗歌年选和《中学生诗歌读本教学佳作讲义》等,被巜浙江诗人》称“浙诗星宿”,著名诗人、诗评家洪迪说"潘志光的诗之光自在长明,是中国诗坛一帧亮丽风景”。(见2019年8月《浙江诗人》)。潘老师的诗有着对世界的独特感知,他的书法与诗歌合而为一,以诗心入书法,以书法入诗心。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心与书交融,心与诗交融,把内心种种感悟,在“意”和“趣”之间,一并付诸于笔墨。正如宁波如意公司董事长储吉旺所说:“诗与书本是一家,潘志光的诗融书中,书入诗中,合而为一,挥洒自如,随心捭阖,书法中的意境和诗人的真性情,相谐相成,浑然一体,堪称绝佳之作。”

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与前来参观的亲友团合影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今天,我是带着对潘志光、邵常娥夫妇的崇敬和赞叹,在五月的微风中,走进了宁波图书馆,这个位于东部新城福庆路西侧的新馆,这个有着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地方。
在举国上下喜迎建党百周年的日子里,正是喜逢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俩80岁到来之年。重气韵,讲骨法,追求自然神韵的艺术效果。艺术的力量,就在于能够打破各种传统界限的思维,夫妇俩以书法艺术形式为自己庆生,为建党百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厚礼,其形式别开生面,富有新意,他们用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讴歌人生,书写人生,更是增添一派喜气。

《“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现场合影

今天,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闹,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等书画家们纷纷从外地赶来观看书展。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幅完整的签名书法作品便跃然于纸上,吸引了在场所有嘉宾的目光,表演精彩纷呈,气氛一下子达到高潮。在此时,不管鉴赏能力与审美意识的高或者低,人们都会对每幅作品产生自然的反应,喜欢还是不喜欢。就像我一样,我不会书画,但我喜欢书画,更喜欢听别人评论书法,比如书法的对比,气息或格调等,总会对某个作品产生一种共鸣。
在作品展开幕式那天,一行人谈论甚欢。宁波日报原编委著名评论家张登贵老师和宁波报业集团俞良忠老师在谈论画展作品时,俞良忠老师说,他对书法也有着独有情钟,中国是书法有着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中国的文字,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现场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安静地听他们评论,就这样,我的思绪一直都在跟随着各个亲友团对每一幅作品的评论和感慨。于是,当我驻足在这一组书法前,在一片赞叹声中,心莫名便会像书法里的风格一样湿润、灵秀和刚柔,便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审美的体验之中,像是所施展出的魔法,酣畅呈现浸染透彻了的片刻里,忘其所以。
邵常娥是宁海冠庄人,生于1942年。她看上去娇小脆弱,说话声音很温柔,身体素质不好,经常打针吃药,但在与她交淡之时,可以看到她眼神里透露出一种自信,一种亲和力,如果不说她的年龄,看上去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有点不可想像。邵常娥阿姨告诉我说,小时候就学习柳、颜,青年时学王羲之,后学张旭、怀素,且多涉诸体,原先写楷书、写行书,后主攻草书,这些草书作品都是从退休后开始书写,因为退休在家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

《“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现场

一个人的追求、心境和喜好不尽相同,邵常娥阿姨所写的书法与我眼前看到的她,完全是判若两人之感,与她书写的字画完全是两种风格。如果未见其人,只看其书法,我肯定会认为一定是出于豪放爽直的男子之手。这很难与一个老病号,常年背药罐子的80岁的老人联系起来。邵常娥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她书的《沁园春.雪》《念奴娇.赤壁怀古》《陋室铭》等和书法小品,疏密、润枯、浓淡、俯仰、首尾,都把握得很好;线条生龙活虎、灵气飘逸,既果敢有力,又委婉含蓄,没有一点颤抖涩滞,像一幅美妙的图画,像天上飘飞的雪花,洋洋洒洒。
苏东坡说:“察之愈精,拟之愈神”,多年来,她研读各家名帖,揣摩其技法和风格,并吸收现代大家的一些长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入展全国书法展和入展《中日女书法家作品联展》与《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等。在她的手里,这些书法作品熠熠地展示着博大精深的魅力。 正如宁波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杨东标所说:“这些书法作品功底深厚,风格独特,展现出了熟练的用笔和超强的才气。尤其是邵常娥的草书作品纵横飘逸,一拓直下连绵不绝,在动感的笔画中,令人感觉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与前来参观的亲友团合影

潘志光先生也是宁海冠庄人,生于1942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原主席。诗作入选多种诗歌年选。有多部诗集出版。曾获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世界新古诗奖”、《诗刋》优秀诗集奖、中国红高粱诗歌提名奖等奖项。他的书法作品,上世纪90年代曾在安徽省某个地区举办的《爱我中华》全国征稿的书法大赛中获过一个奖项,入展巜文学报》创刋30周年《当代文人书画展》等。著名画家陈承豹在研讨会上说:“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俩的书法作品有着相似风格,纵横超逸,用笔之精妙,章法见匠心,全篇一气呵成,神气自备,显示出不凡功力。”
他用诗歌的语言去感知人生的经历,用书写的方式去呈现生命的力量,他的书法率意、自然、大气,雄健,有诗的意韵,很有特色。正如书法家楼明月所说:“潘志光的书法作品,书中有诗的意韵,一种大江东去的豪放派气度,一种风云激荡的呼啸声语言,一种奔腾飞卷的拍浪式节奏,这是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入展式书家永远无法企及的。”

《“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不仅是宁海县文艺战线上的老兵,更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在书法创作中以自己的高远情怀,坚实的造诣能力,高超的笔墨功底,以及独特的构成手法,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正如中国散文家协会副主席丁一所说:“潘志光的一手草书,令我生妒。”

值得一看,这些书画作品在平淡中寓深意,在明快中显深沉,形意互合,形神兼备,构图大气,用笔简练,显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最后,愿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祝福潘志光、邵常娥夫妇俩身体健康,艺术长青!并祝“八秩墨痕”书法作品展圆满成功!

《“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下面,一起来欣赏潘志光、邵常娥夫妇部分展览作品:

书/潘志光

书/邵常娥

书/潘志光

书/邵常娥

书/邵常娥

书/邵常娥

书/邵常娥

书/邵常娥

书/潘志光

书/潘志光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八秩墨痕“——潘志光、邵常娥伉俪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5月7日至5月23日

展览地点:宁波图书馆新馆 二楼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海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宁波图书馆、宁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宁海县书法家协会

来源: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海县委宣传部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委员。出版诗集散文集5本、合著散文集1本。文字虐我千万遍,我视文字如初恋!

□编辑/图文:木子叶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