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勾践最不是个东西!其实,他是不知范蠡和文种的真实身份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越王勾践其人,易中天是很不感冒的,他在其演讲中罗列了勾践的三大罪状:

其一、杀死功臣文种,变相放逐范蠡。

其二、以死士自刎来迷惑吴军,造成吴军大败。

其三、送给吴国已经煮过的粮种,造成吴国饥荒。

如果总结一下这三大罪状,勾践凉薄、草菅人命、绝人之户的嘴脸就暴露无遗了。在这个意义上说,越王勾践确实不是好东西!易中天说得没错。

可是,我们在批判勾践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勾践越王的身份,换句话说,也就是勾践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做的呢还是以一个“王”的身份来做的呢?

如果说,勾践是以一个“人”的身份来做这件事,那他绝对是毫无人性!可要是他以一个“王”的身份来做这些事,那就要好好唠唠了。

首先,我们来说说范蠡和文种。

范蠡和文种的真实身份

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为世仇,自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开始,吴国和楚国的战争没有一年停止,史料上称之为“无岁不有吴师”。吴国之所以持续性地骚扰楚国,一方面是出于晋国的怂恿,因为吴国在名义上毕竟是周王室的伯父辈,还是要给这个大侄子一点面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楚国的申公巫臣为了得到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位妖女夏姬而背叛了楚国,造成全家被杀。申公巫臣为了报仇,就派自己的儿子狐庸到吴国去教以车战之法,从侧背来袭击楚国。从此之后,楚国永无宁日。

吴楚之间的仇恨其实就是晋楚争霸的一个延伸,吴国与楚国本来无仇,可是由于晋楚争霸,晋国需要在楚国身边安插一个钉子来随时骚扰楚国,这才造成了吴国的兴起。

既然有狐庸到吴国去做教师爷的榜样,楚国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于是就开始在吴国身边安插钉子,越国自然也就成为了楚国的首选。

图片来自网络

在历史的记载中,楚国亡臣首选的逃亡之地就是吴国,如伍子胥和伯嚭,这两人为吴国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覆灭了楚国;而楚国派到越国去的人却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笔者认为,楚国派去吴国之人其实并不是默默无闻,而应该就是范蠡和文种。

虽然在历史记载中,范蠡出身贫贱,但试想,如果范蠡真的是贫贱之人,他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治国、治军之策和满腹的谋略呢?

从范蠡的姓和出生地(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来分析,范蠡绝不是普通的庶民,而是具有家学渊源的晋国上卿范武子之后。后来在晋静公二年,其家族因为在晋国的政治斗争失败而逃到了楚国南阳。

因此,范蠡是出自破落贵族家庭,但却是家学渊源。可是,由于楚国当时实行的是非贵族不得入仕的政策,堵塞了范蠡的上进之路,故而在楚国准备派人到越国去协助越国抗吴的时候主动请缨到了越国去发展。

至于文种,出身那就更不是个普通家庭了。他是楚国令尹斗伯比(子文)之后,不仅是贵族,而且是楚国的公族,在接受范蠡力邀入越国之前担任楚国宛令一职。

在春秋时期,楚国凡是能够被称之为“县”的皆是军镇,类似于秦国的“郡”,另外,在汉朝之前,凡是县的长官被称之为“令”的,皆是万户的大县,小县长官被称为“长”。因此说,文种在楚国或许没有被重用,但也绝非是不用。他之所以会听从范蠡的劝说到越国去,固然有想要到越国大展宏图的想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执行楚国强越弱吴的战略。

范蠡和文种初到越国时,根本就没有受到重用。我们从年代来看,公元前511年,范蠡和文种入越,一直到了公元前493年才在历史上留下记载,这期间一共经历了18年。

在这18年间,范蠡和文种的事迹不显。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越国开始强盛,越王允常开始频繁与吴国发生战争。据《吴越春秋》卷六亦载:

“越之兴自元(允)常矣”

从这个期间吴越发生的战争来看:

前510年,吴王阖闾发兵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等地。

前505年春,越王允常趁吴国兴兵伐楚、国内空虚之际,发兵攻入吴境。

如果说,在这几次战争背后没有范蠡和文种的影子,没人会相信。范蠡和文种到越国是干嘛来的?不就是想要不断袭击吴国来为楚国分忧吗?

允常死后,勾践继位,范蠡和文种逐渐走到前台。这其中或许有允常不想让范蠡和文种过于干预越国军政,一直压制二人的因素在内,但勾践却很信任二人,继位后立即对二人予以重任。

在史书记载中,允常并不太喜欢勾践,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就是勾践过于依赖范蠡和文种,使得允常害怕将来勾践会被二人架空,丢失了越国的根本,被楚国吞并。

图片来自网络

范蠡和文种二人各有其擅长的领域,范蠡擅长军事谋略,文种擅长内政。勾践对二人委以重任,就意味着越国的军政大权全部把持在楚国人手中,如果二人真的想要把越国变为楚国的一部分,那还真是有可能的。

要说勾践对二人的信任那是无以复加的,起码在吴国没有灭亡之前,范蠡和文种掌握了越国所有的权力。据记载:

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

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吴国未亡,越国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使范蠡和文种身居高位,为越国劳心劳力,那最终的服务对象仍然是楚国,最终的受益人仍然是楚国。可是,吴国灭亡后,如果范蠡和文种如果仍然占据高位,把持着越国的军权和行政权,那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又是谁呢?

吴国未亡,越国和楚国疆域并不接壤,两国有着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利益,可是吴国灭亡,两国疆域开始接壤,又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和共同利益,接下来的自然也就是摩擦了。面对着这种摩擦,范蠡和文种该做何种选择?

对于范蠡和文种入越的目的,勾践其实是非常清楚的。或者说,二人来越国就是越国和楚国在暗中达成的协议之一。因此,勾践才敢于把越国的军政大权放心交给二人,因为只要是吴国未亡,范蠡和文种就绝不会背叛自己。可是现在吴国灭亡了,这二人如果仍然把持着军政大权,就非常危险了。即使二人在主观上没有想要颠覆越国的想法,可是如果楚国命令二人这么做呢?

笔者有一百个理由相信范蠡之所以要离开越国是因为接到了楚国要颠覆越国的命令,他觉得这么做确实不厚道,所以才会选择离开越国,也不回归楚国,而是“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在这之前,范蠡与勾践的一番对话,笔者也有理由相信是勾践是在最后争取范蠡: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你不要听楚国的话,就好好在越国干吧!我把国家分给你一部分。不然,我就杀死你。

可是范蠡既不想违背楚国的命令对越国反戈一击,又不想在真正意义上投靠越国与楚国为敌,所以只得两家都不选择,而是选择了彻底离开。

相对于范蠡的洒脱,文种却是位对功利具有很强期待的人。因为他和范蠡不同,范蠡是从晋国逃亡到楚国的破落贵族,而他却是正牌的楚国公族,范蠡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和洒脱,而文种却不行。

越王勾践剑 图片来自网络

在春秋这种大争之世的背景下,范蠡和文种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取得勾践的完全信任。他二人毕竟和伍子胥与伯嚭不同,这二人和楚国有着不同戴天之仇,而范蠡和文种和楚国无仇,是楚国派来协助越国工作的,在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回国,接受楚国的封赏。现如今范蠡已经走了,文种仍然恋栈不去,那他的目的何在呢?不言而喻。

所以,勾践才会给文种送去了属镂之剑逼其自杀。

如果单纯从私人道德来说,勾践逼走范蠡,杀死文种确实是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观的,但要是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勾践如此行事无错误。毕竟,帝王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他们最在意的是国家是否能够在大争之世站住脚,不被其他国家吞并。何况,勾践也不是毫无私人道德,在决定要对付范蠡和文种之前,也曾经给过范蠡和文种机会,但是二人全部放弃了。

以死士来迷惑吴军,在阵前自刎

这件事在《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中没有记载,反而杂记在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中。这两部书虽然可读性较强,但却是杂史,其记载的真实性不高。

退一步说,即使此事为真,那也无法来证明勾践草菅人命。

所谓死士,就是后世所说的敢死队。但敢死队不是送死队,这批人是用来完成战役目标的最重要的棋子,哪会这么容易就被断送掉?因此说,如果此事为真,那也是勾践把国内犯了死罪之人组织起来充做迷惑吴军的牺牲品而已,反正也是犯了死罪之人,叫他们为国献身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不能以后世的眼光和道德观来绑架几千年前的勾践,这种战前用死士(犯了死罪之人)来冲阵的战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间,他们为什么没有受到指责,反而偏要指责勾践呢?

送给吴国已经煮过的粮种,造成吴国饥荒

关于这件事就更是个笑话。这个故事记载在《越绝书》中,是文种“伐吴九术”之三“贵籴粟槁,以空其邦”。

但是,所谓的“伐吴九术”或者“伐吴七术”在《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中都没有详细记载具体内容,只有这么一段记载: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越绝书》中描述的“伐吴九术”:

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帛,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如果从这段描述来看,这九术(或七术)已经全部用在了吴国身上了,又哪里还会有剩余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