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坝
相关推荐
-
星期天琐记
(一) 女儿回来说:"妈妈,人家的妈妈都到学校看娃娃,给娃娃送饺子吃呢,你也到学校给我送点吃的么!" 我说:"人家那是家离学校远,我们离学校这么一截截,每星期都回来,还送 ...
-
【分享】甸尾~双龙穿越
甸尾村属于昆明盘龙区和嵩明交界的地方,行政划分为嵩明,松花坝水库边界. 昆明走进自然2020年10月14日(周三),龙头街地铁站出口集合. 48人包乘两辆白邑公交车9点出发,驶离昆明向甸尾方向驶去,1 ...
-
风雨秦家塬‖窦亚龙
作者 窦亚龙 秦家塬,秦人的发祥地,秦非子牧马之地,留下了许多豪情万丈.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穿越两千多年的驼铃马鸣之声,让偏僻边远之地愈加厚重与灵动,让我们栖居此地的人们也多了份神往与敬仰. 秦家塬, ...
-
往事 ‖ 收音机的故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在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收音机恐怕不再受宠.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是稀有之物,很受追捧. 1964年下学期,我在黄龙小学工作.一次到县城参加教育工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等待着消失的家园/胡华强
我是在清明节前一天的下午赶回老家去的. 双亲早已不在,大哥和两个妹妹还生活在老家.回老家,无非就三个目的--给父母亲烧纸挂清,跟同胞兄妹说说话,看一眼童年记忆里的乡土. 十多年前就修的一条破烂泥泞的村 ...
-
老家的小路
跨过漫水桥,经过鸦鹊子梁,远远地,老家的模样模糊地映入我的眼帘.老家烂田湾的三合院青瓦房,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各个方向的无数条小路都可以通往这里.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这些曾经熟悉的小路,爷爷是拄着拐杖在 ...
-
彭州:来土溪河,邂逅竹海,浅溪飞瀑......
从彭州城随彭白公路车行至隆丰镇北,左转沿"川西旅游环线彭灌段",再行2公里多即可到达桂花镇的高峰村山口.沿着清澈见底,跌宕起伏的土溪河蛇折而上.夏天的土溪河魅力彰显,青山秀水次第扑 ...
-
学习画竹,太全面了!
竹 谱(元)李衎撰 文湖州授东坡诀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竹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
-
竹盆景,难得一见的佳作
竹子盆景竿为形 叶为魂 魂由韵生 营造叶韵 宜用减法 唯有常观竹 多读画 勤操练 方能悟其妙 得其法 乃成佳作 竹子是竹草类盆景的主角,因其空心有节,清雅常青,柔韧不折,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高风亮节的精 ...
-
《竹石图 》茅斋十笏无多地,小竹安排小石头。何限无情都刷去,一杯苦茗对清幽
郑板桥(1693-1765) 竹石图 图录号: 973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973 郑板桥(1693-1765) 竹石图 水墨纸本 立 ...
-
制箫大师的70年“玩竹”生涯
<姑苏晚报>2021年05月01日 A07版 编者按:今年的4月28日是我市首个"苏州工匠日".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民间手艺人群体,从 ...
-
王翚 一幅VS王时敏 一幅竹吹松风一时发...
王翚 一幅 VS 王时敏 一幅 竹吹松风一时发,有朋知自远方来.
-
诗歌:你走来 | 竹风梅影 主播 | 志玲
再不点蓝字关注,好声音就要飞走了哦 长风文艺 你走来 --写给执着追求美.展示美的业余女子模特队 文/竹风梅影 你从一个个清晨走来 披一身霞的色彩 迈着优雅的步履 踩着明快的节拍 扬起满脸的自信 走 ...
-
李中香题写对联赏析:瓶花落砚香归字,院竹敲窗韵入琴
细说招岗两副门庭联 招岗有两家院落引领时尚,以其石刻门庭联语惹人注意. 其一,在正街上圪台上,杨姓北院(后为王家居住). 据说,杨家主人杨全德民国九年(1920)后发达,成村之首户.杨家注重教育投入, ...
-
山水画基础技法,树、竹、芦苇
柏(一) 柏树具有苍劲古朴的气势.画柏树,树身线条要有盘曲伸张.它的皴线有似藤干,而比藤的质感要挺健.点叶多用'木''米'字型组成,亦有用圆形点叶.墨色浓淡相和,以浓为多.点宜用积墨法,即用很多层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