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存金|尹壮图与乾嘉吏治——附说《楚珍自记年谱》
相关推荐
-
百家姓趣事典故——章姓
家谱传记 一.枯竹复生 是一个被世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朝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据传,章王容事亲尽孝,母亲死后,他日夜追思怀念,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 ...
-
晚清《京报》房的牌匾与挂包
晚清<京报>房的牌匾与挂包_从<邸报>到<光复报>:清朝报刊藏记 晚清<京报>房的牌匾与挂包 北京是我国传统报纸的发祥地.<京报>作为历史名 ...
-
《读书》新刊 | 卜键:以谤为规?
编者按 乾隆皇帝"八旬万寿"的三个月后,内阁学士尹壮图上了一道奏折,建议禁行议罪银制度.由于措辞失当,触了乾隆的逆鳞,遭受了皇上的一番设局羞辱,或说是"出奇料理" ...
-
一代朴学宗师钱大昕
有清一代学术,历经大.精.新三个发展阶段,对传统学术做了颇富成效的整理和总结,并体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治学取向.旨趣与关切.在此历程中,乾嘉间诸学人,或赓续清初顾炎武.黄宗羲.阎若璩诸大师所倡治学 ...
-
和乾隆皇帝打赌,被全国官员嫌弃是个什么后果?看看他就明白了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能会疑问,这个倒霉蛋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么惨,让整个大清帝国从皇帝到所有官员都给他穿小鞋呢? (很遗憾,历史上并未留下尹壮图的肖像,只有他的墨迹流传于世) 这个倒霉蛋名叫尹壮 ...
-
赵翼 身处脂膏要洁清
●黄楚旋 郭珊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论诗>,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赵翼之手 ...
-
丁存金 | 云南西部金齿和百夷的历史变迁
摘 要:南诏时期云南西部有金齿.染齿等习俗的部落,大理国时期,白夷逐渐崛起,并大量向北迁徙与金齿部族杂居.元朝在大理国统治基础上加以拓展,设置金齿宣抚司管理云南西部的诸多部族,因以金齿和白夷为主,故常 ...
-
丁存金:方国瑜先生与傣族史研究
摘 要:方国瑜先生是一代滇史拓荒大家,对西南民族史研究贡献巨大.1936年回乡任教之后就着手搜集傣族史料,1943年出版<滇西边区考察记>,1958年出版<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 ...
-
丁存金 | 历史书写、历史记忆与历史真相——沐英与云南白石江之战相关问题的考察
摘 要:明洪武年间平滇过程中的白石江战役,长期被史家书写为一场较大规模的战役,官修实录.正史.地方志等文献内容记载均一以贯之地塑造沐英的形象.徐霞客.江应樑.顾颉刚曾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提出质疑,但未 ...
-
丁存金:方国瑜与元代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摘要:方国瑜因心系西南边疆而回乡任教四十余载,一生勤勉治学,成为一代滇史拓荒的大家,在云南地方史.民族史.西南边疆史.云南地方文献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丰厚.方国瑜在梳理云南地方史期间,留心研究空白的元代 ...
-
丁存金:清代云南义学的发展和演变
摘要:清代云南义学由元明时期的社学发展而来.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后,云南开始有官办义学.雍正三年(1725)后,以义学为代表的云南边疆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形成并发展到一个顶峰.云南义学呈现出发展快. ...
-
丁存金 | 试论明王朝对云南边疆的治理和开发
[内容摘要]元顺帝北走后,元朝留在内陆的军事力量还有两大支:一是云南的梁王,二是东北的纳哈出,都依然用元朝的年号,秉承元顺帝的命令.雄踞一方.朱元璋忌惮于蒙古人"斡腹"亡宋的历史教 ...
-
丁存金 | 首部高校《中国民族史》教材的编撰历程
云南大学江应樑教授主编,林超民教授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上.中.下三编)于1990年1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编写的首部中国民族史教材,也是云南大学学人奉献给学林的 ...
-
丁存金 | 唐代曲州和靖州之地望
△ 今曲靖市城区一隅 秦汉时期以来,内陆王朝势力向西南拓展,曲靖地区较早就被纳入了统治,自西汉以来的郡县均有史志记载可考.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西南置益州郡,下辖24个县,其中的味县(在 ...
-
丁存金 | 夜郎自大与夜郎最大
汉武帝时期之西南夷由西夷和南夷组成.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西夷和南夷的分布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汉武帝时,南夷为唐蒙所通,包括夜郎.且兰.僰.鄨.鉤町.漏卧.同并.进桑等:西夷初为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