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老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相关推荐
-
七律·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七律 平起押韵 平水韵 [一先] 文/大中华 2021-5-22 杂交之父惊闻耗,送别袁公泪哭牵. 辛劳勋章犹话里,荣誉勤奋满粮巅. 人民造福初衷始,惠泽苍生亩产田. 颗粒米香仓廪库,全球社稷漫山川.
-
一稻济世,九州粮丰——缅怀袁隆平院士
原创 杂志社 中华辞赋 前天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 ...
-
七律《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七律·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莳秧育种敢称王,百世英名百世芳. 大野粮丰休乞讨,斯民钵满少忧伤. 终生不倦为追梦,尽日倾情堪断肠. 天帝生怜俄眷顾,九州黎庶泪茫茫. 袁隆平院士一直 ...
-
爱稻人||百首挽诗悼袁公
[百首挽诗悼袁公]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 ...
-
南充市诗词学会|悼念袁隆平特辑【总第47期】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01 李小华 悼袁隆平院士 噩耗传來举世惊 ...
-
中国水稻地图
▲ 位于湖南长沙的隆平水稻博物馆,记载着一株水稻的前世今生,并特别设立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展厅.摄影/拉破车的老马 -风物君语- 一株年产量超过2.1亿吨的"野草" 稻米,是中国最常 ...
-
仅以此片纪念袁隆平院士:与“杂交水稻”培育的坎坷一生
仅以此片纪念袁隆平院士:与“杂交水稻”培育的坎坷一生
-
本月中旬袁隆平院士还曾让助理给金华打电话,月底能收到第三代超级水稻的种子了!
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金华武义仁村试验种植的两系超级稻平均干谷亩产达到712.09公斤,比一般水稻品种增产了100多公斤. 这些年,袁隆平院士非常关注浙江金华水稻 ...
-
【国风雅苑】国士无双千古颂
五月的花 国 风 雅 苑 向共和国的脊梁致敬 英雄 宋祖英 - 好日子 1 送别袁隆平院士 笑看风云(广州) 毕生尽献稻花香,湘水泪奔失脊梁. 科学先锋任重远,克难路上步铿锵. 肩挑社稷兴农业,心系黎 ...
-
【格律诗词周刊】第393期
格 律 诗 词 主编 北极方舟 编委 董 峰 张绍文 赵仁波 刘柏林 笔墨初心 言一寺 孙亚君 本期制作:绛珠草 店小二 沉痛悼念 王聪颖(辽宁) 送别袁隆平先生 其 ...
-
《诗家天地期刊》 第 545期悼念袁老同题:饱腹课题千古难,袁公志在碗中餐。
致敬 缅怀 禾下乘凉,看华夏永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生只做一件事,让国人不再饿肚子.致敬袁老,国之脊梁.国士无双.先生千古,一路走好,感谢您! 缅怀!国之脊梁 本期作者 孙晓廷 霍庆来 廖志斌 ...
-
忘不了你——痛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月下听花语 文中赏雅音 巨星陨落!袁隆平院士逝世 1930-2021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 ...
-
《江南诗絮》哭袁吴二院士
<江南诗絮>哭袁吴二院士 精华热点 <江南诗絮中心>总编王佐臣认证编辑 21-05-24 07:28 32570阅读 关注已关注 音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哀乐 第一 ...
-
写一首诗,悼念国士袁隆平
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 ...
-
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诗三首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七绝 袁隆平逝夜风雨感咏 食安不 ...
-
杂交水稻,如何改变中国与世界?
杂交水稻改变了中国 在全球也具有非凡意义 今天上午,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南长沙举行 我们来聊一聊水稻的前世今生 以此缅怀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01 水稻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
【望安山文学】古风||您走了,沒有留下遗憾 ——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诗歌)
您走了,沒有留下遗憾--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作者:古 风 主编:非 鱼 2021年5月22日 一个平常的日子,却 因为您的离去而变得不平常 抬眼望天空 白云里浮现出您的笑脸 仿 ...
-
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4亿中国人。袁隆平...
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14亿中国人.袁隆平的贡献举世瞩目,但也应该实事求是. 稻谷是中国人主粮的一部分,不是全部.2020年,全国谷物产量12335亿斤,稻谷产量4237亿斤,小麦产量2685亿斤,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