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 | ​骨坚神高 奇姿超然

南宋 马远《松荫观鹿图》

册页 绢本 浅设色 24.2x25.8厘米

收藏: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松荫观鹿图》局部1

这是一幅描绘士大夫闲适生活情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小品。图绘山冈高处松荫之下,一文士正凭栏眺望,其侧有童仆携筇侍立,石桌上放置有酒樽之类。山冈下有一条清溪自远及近缓缓流淌,溪边有麋鹿饮水。这里没有市尘的喧嚣,只有松风溪水的天籁之音,士大夫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中的自然界幽情美趣,在马远笔下得到生动的表现。本图景物集中于右下侧,是典型的“角”式章法。松树虬曲的树干和拖长的松枝造型,也是马远常用的“拖枝”画法。画家还以细腻而多层次的墨色变化,加强了空间表现。以淡墨染成的剪影般的朦胧树叶,似在高空随风摇曳,引起观者无穷的遐想。

《松荫观鹿图》局部2

马小涵《临南宋马远松寿图》

《临南宋马远松寿图》局部1

《临南宋马远松寿图》局部2

清 赵之谦《墨松图》

立轴 纸本 水墨 176.5x96.5厘米

收藏:故宫博物院藏

《墨松图》局部1

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

《墨松图》局部2

当代 关山月《石上松》

《石上松》局部1

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石上松》局部2

|

|

END

晓涵畫苑

是集艺术创作及展览、艺术体验、艺术品定制收藏为一体的艺术体验圈,

欢迎你的加入!

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

  • 马远 · 临流独坐

    马远,又是马远~ 这次不一样,这次没有一幅是马远公认确信的真迹.嗯~其实还是一样,找一堆一个主题的画,把马远的特点逼出来,好给大家洗脑,洗眼.首先是马远的画,一角半边的布局,注定画风清新脱俗,清雅高迈 ...

  • 日签 · 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宋 夏圭 山市晴岚图局部 宋 牧溪 远浦归帆 宋 马远 青峰夕霭图局部 现代 张大千 柳树蝉鸣图局部 明 沈周 写生图册局部 宋 ...

  • 张瑞图行书《论书卷》,奇姿横生!

    张瑞图(1570年-1644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二十七都下行乡(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名,探 ...

  • (书法史迹)奇姿异态的《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南杨旗田,今存曲靖县一中校园内.碑高5尺4寸,宽1尺 ...

  • 独探华山秘境大上方:形飞峭壁非凡骨,神在玄宫别有天

    飞行的书卷:"上方"是道教术语,意为"天界".这是古代寻仙求道,隐世的高人居住处.远看,其路好似挂在悬崖峭壁上:近看,只能靠攀藤附葛.足蹬石窝才能上去,所以意为 ...

  • 宫颈癌后骨转移 独活寄生疗效奇

    跟随王三虎教授门诊日记 如果不是王老师和患者向我介绍之前的病情及诊治过程,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面前的彭女士是宫颈癌术后骨转移十二年的患者.大多数肿瘤患者出现转移后生存期短,生存质量低下,基本在疾病本身及 ...

  • 倪海厦-1天2杯牛奶存骨本长高长壮

    本文摘自倪海厦汉唐中医馆论文医案内部查询软件V2021版 Gujizhai.net 一天要喝多少牛奶才足够呢?台中县卫生局发现,7-12岁学童每天的牛奶摄取量,平均不到一杯,钙质摄取不足影响发育,很可 ...

  • 《冰鉴》神骨鉴·“神”存于心全文,翻译赏析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①.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②.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③.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④.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⑤ ...

  • 《冰鉴》神骨鉴·神分清浊邪正全文,翻译赏析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①.清浊易辨,邪正难辨②.欲辨邪正,先观动静③.静若含珠,动若木发④:静若无人,动若赴的⑤,此为澄清到底⑥.静若萤光 ...

  • 国画金粉梅《品格高奇》

    国画金粉梅<品格高奇> 尺寸:50cmx50cm2.25平尺 创作时间:2020.7.17 材裱:白宣纸   无装裱 图片版权请到"汇图网"搜索"廖又蓉 梅花 ...

  • 奇姿巧用•参观辽博,近观别具一格的辽代陶瓷

    奇姿巧用•参观辽博,近观别具一格的辽代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