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脉学|清除沉睡的郁脉心结

(0)

相关推荐

  • 孝庄是康熙最敬重的人,为何其去世37年,康熙仍不肯将其下葬?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康熙皇帝的治国之道非同一般,但是我们没有什么人知道他有着一个让他最为尊敬的祖母.康熙皇帝的祖母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她与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气质不同,也与女皇武则天不一样,但 ...

  • 她是辅佐三代帝君的幕后女人, 死后停灵不葬37年!

    稍微知道一些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传奇的女子,她是辅佐三代帝君的幕后女人,更是亲自抚养了两代帝王,有非凡的魅力和心机,又颇具政治才干,兼具慈悲和智能,辅助成就了大清两百六十七年霸业,她就是 ...

  • 康熙为何将祖母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足足37年不肯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12月,也就是公元1688年1月,清初有名的贤后--孝庄文皇后因病去世,寿75岁.她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丈夫皇太极突然去世,大清面临内乱之际,以其果敢.坚毅稳定了局势,同时辅佐了清初两 ...

  • 孝庄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 为何直到雍正时才下葬? 康熙真是用心良苦

    纵观整个清朝,有着像康熙雍正乾隆连续三代的鲜明君主,在这祖孙三代的治理下,整个清朝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说是盛世自然也没有什么疑问.不过除去这些皇帝之外,如果要说另外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皇室成员,非太后莫 ...

  • 案例分享 | 公益课:朱氏脉学之小儿积食脉法

    小编前言:最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发烧了,刘月老师出了这期公益课,教大家小儿积食的脉法. 作者看过一本1977年出版的<中医基础学>,其中有一文是讲解传统脉学关于诊小儿脉的,书中的论述为:& ...

  • 朱氏脉学|证件与肾脉矛盾下的婚姻

    首先学过朱氏脉的同学都知道双肾脉均在左尺,这是朱氏脉不同于传统脉和<内经>九十三字定位法的独特肾脉定位.那么朱氏脉下的肾脉包括脉象和尖锐点,综合评定则包含的内容丰富,特有的离婚线更是有趣. ...

  • 朱氏脉学|适当抚平肺脉的人生轨迹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那么肺部疾病和大肠疾病很多人还是理解生理病理层.朱氏脉下剖析的肺与大肠,不但互为表里,而且皆含有伤悲. 日常脉诊发现,现代社会的人都是偏于悲伤的.很多青年人在恋爱自由 ...

  • 王云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16课-《凭脉辩证辅行诀脏腑用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作者题为陶弘景,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医著作,在唐朝之後失传.因为近代敦煌文物的发现而重新出土,成为了解中医早期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

  • 中医诊断学——脉学脉诀总结(28脉)

    用户1914710336 2019-07-12 09:51 脉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脉学脉诀总结(28脉)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 ...

  • 正常脉象是怎样的?脉学金口诀,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

    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常脉,其余即为病脉,当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胖瘦,春夏秋冬,相信书里也不泛记载.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4种 ...

  • 脉学金口诀,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

    脉学金口诀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 ...

  • 王云霄中西汇通辩证脉学--论小柴胡汤的凭脉用药

    徒弟刘来电叙述近期右胁下痛,其他无明显症状,于是我仔细参考分析后应是少阳胆经循经路线,同时参考脉弦的情况,符合小柴胡汤的用药指征,嘱其喝小柴胡颗粒.对于小柴胡颗粒,世人包括药店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是治疗感 ...

  • 脉学的基本问题之兼脉初探(赵红军)

    青青河边草 脉学的基本问题之兼脉初探(赵红军) 摘要:从脉象形成的历史沿革,探讨中医脉学理论在脉象概念方面的含混模糊性,在实践中造成的混乱现象,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主题词:脉学.基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