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下连当兵站岗时,发现一形迹可疑的人在转悠,便上前盘问
相关推荐
-
赵俊杰:长篇小说《箕山小吏·第十九章》
何峰最终还是留在了三团,被任命为司令部军务装备股副营职股长. 何峰留在三团,浦建华也很不满意. 何峰回司令部办手续时,见了浦建华.浦建华说:"小何,你对我有意见呀,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
-
郭进拴:长篇报告文学连载《足迹·二·军旅生涯》
二.军旅生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之类的标语,无论城乡到处可见,随处可以听到对人民解放军 ...
-
陈再道下连当兵站岗, 发现一行迹可疑人在营房转悠,当即拦住
1958年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发出"干部要下连当兵"的号召,9月份,解放军总政治部把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定为一项考核制度. 解放军高级干部纷纷响应毛 ...
-
血战上甘岭,军长秦基伟下死命令:阵地不能丢,婆娘娃娃一起上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人民记忆深刻不容遗忘,不仅在于抗美援朝证明了新中国具有独立.自主的气势,更在于志愿军在激烈残酷的斗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有勇气.也有能力保家卫国. 血战上甘岭 要说抗美援 ...
-
范佛里特的悲剧人生:想用两个营夺下上甘岭,结果被秦基伟打退役
1952年4月4日,美国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收到了一个噩耗:他的儿子在驾机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志愿军高炮击落,机毁人亡了. 范佛里特 得知这个消息,范佛里特悲愤欲绝,可要想找志愿军报仇又谈何容易?当时 ...
-
上甘岭战役时,秦基伟意外得到了美军的底牌,最终取得了胜利
兵法第一要义就是"知己知彼",这是古今中外一以贯之的真理,所有优秀的军事家或指挥员,无论他读过兵法没有,都会切身领悟这个真理. 开国中将秦基伟虽然出身贫寒,没有上过军事学校,但是在 ...
-
活着干,死了算!秦基伟被俘,拔枪对准脑门,战友拼死给拦下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大钊 有人说,一支部队的首任军事主官的性格,会深刻影响这支部队的作风.尽管这句话说得有些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 ...
-
上甘岭开战,军长秦基伟十分焦灼:美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作者:刀削面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上甘岭地区的炮火淹没了半明半亮的星辰,美军16个炮兵营300多门大炮.40多架飞机和120多辆坦克,向志愿军阵地进行了规模强大的火力准备. 上甘岭战役打响 ...
-
田碧泉——秦基伟对田耕同志一生评价
(作者:田碧泉:文中烈士田耕本家直系侄子.曾服役于铁道兵直属通讯第一营:总字510部队三连,兵改工后就职于中铁建电气化集团公司.公司驻地:河北高碑店市······) 秦基伟 田耕 田耕 田耕籍贯山西省 ...
-
武警副司令员秦天中将追忆父亲秦基伟上将抗战:打一仗,进一步
2015年8月4日,秦天在<参考消息>撰写文章追忆父亲秦基伟的抗战历程.全文如下: 我的父亲秦基伟16岁参加红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他就奔赴华北前线,来到了太行山.在八年抗战中 ...
-
大名鼎鼎的“秦赖支队”,原来是学生兵,秦基伟当游击队教官
作者:峻艺 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让兵来领导秀才,同样也是麻烦不断.在抗战初期,秦基伟就切切实实领略了一回"兵遇秀才". [秦基伟] 卢沟桥事变之后,129师挺进山西.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