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十大经典碑帖(附:魏碑书法碑帖大全)

书艺空间2020-07-12 20:48:45

书法爱好者对魏碑都不陌生,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很多有书法功底的人,也都喜欢写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分碑刻、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四种。

魏碑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隋唐楷书有重要影响。有学者概括其“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魏碑史上公认的10部经典碑帖,各具特点,喜欢魏碑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慢慢临写。

01

魏碑第一:《张猛龙碑》

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无书写者姓名。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

书法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但也并非笔笔都方,而是方圆变化多端,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

字体略长,结体端丽,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楷书,有的笔画中甚至还有行书味道。

康有为评其:“结构精绝,变化无端”“为正体变态之宗”,意思是开创了初唐楷书法则的先河。

此碑也被誉为“魏碑第一”

02

灵动秀美:《张黑女墓志》

原名《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墓主人张玄,字黑女(读音hè rǔ),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所以称《张黑女墓志》。

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楷书20行,每行20字,共367字。

有人说,纵观各种魏碑名贴,欹侧的多、平正的少;粗犷的多、细腻的少;锋芒毕露的多,含蓄蕴藉的少。正因为如此,此墓志格外引人注目。

虽属正书,行笔却不像唐楷死板缺少变化。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刚柔相济。结构扁方疏朗,多参隶意。总体风格有近似唐楷的成熟、魏碑的多变,也有隶书的高古气息,是魏墓志的代表作。

03

雄浑大气:《郑文公碑》

分上、下两碑,记述了郑道昭父亲郑羲的生平事迹。

上碑处于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楷书的端庄,可谓集众体之长。

下碑结体宽博宕逸,用笔方圆兼备,雄浑庄重、雍容大雅。

康有为尤其推重此碑,称它北魏“圆笔之宗”。

04

龙颜碑》

同《爨宝子碑》合称“二爨”

笔画沉毅雄拔,结体茂密、跌宕恣肆,变化极为丰富。风格含韵于朴,寓巧于拙,在众多碑刻中不失独特面貌。

也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

05

《苏孝慈墓志》

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原石现存蒲城县博物馆。

风格和欧体相近,结字谨严,章法整齐,结体平正,字体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

由于出土较晚,字迹清晰完好,是学习魏碑的最佳范本。

06

拙朴奇趣:《嵩高灵庙碑》

书体隶正相杂,是尚未成熟的楷书,与《张迁碑》一脉相承。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有拙朴意趣。

07

用笔高古:《华岳庙碑》

书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随处可见,结字大致遵循汉隶结字对称均衡的原则。

还有就是在用笔方面,装饰意味十分浓厚,波挑夸张而笔画斩钉截铁;另外篆、隶、楷各体夹杂,代表了此时期北朝碑版书法的新面貌。

08

厚重朴茂:《太觉造像》

具有典型的北魏碑刻风格,粗细有致,雄豪意气,铿锵有声,姿态矫健,厚重当数第一。

据说多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呢。

09

端庄隽美:《元怀墓志》

用笔秀劲圆润,结构宽博端庄,布局疏朗,文字端庄而灵动,为楷书之典则。

10

饱满雄强:《始平公》

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珍贵的一品。

方笔斩截,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

其他:龙门二十品

龙门石窟造像记数量多达数千方,其中龙门二十品被认为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首次提出龙门二十品篇目为:

《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

《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

《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题记》

《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题记》

《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题记》

《北海王元祥造像题记》

《司马解伯达造像题记》

《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题记》

《云阳伯郑长酞为亡父母等造像题记》

《高树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题记》

《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题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贺兰汗造像题记》

《马振拜等卅四人为皇帝造像题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题记》

《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题记》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题记》

《齐郡王元佑造像题记》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题记》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上面的前四方造像记也合称“龙门四品”

附:魏碑书法碑帖大全

1. 《郑文公碑下碑》
2. 《张猛龙清颂碑》
3. 魏碑《张黑女墓志》
4. 魏碑《高湛墓志》
5. 北魏《元怀墓志》
6. (北魏)楷书_张猛龙碑
7. 北魏《元倪墓志》
8. 魏碑《刘根等造像》
9. 北魏《元桢墓志》
10. (北魏)楷书_元显儁墓志铭
11. (南朝_梁)楷书_瘗鹤铭
12. 北魏《元晖墓志》
13. 北魏《元略墓志》
14. (东晋)高句丽好大王碑清杨守敬双钩本之一
15. (北魏)刘广周楷书诚实论卷经第十四
16. (东晋)楷隶_爨宝子碑
17. (北魏)楷书_刁遵墓志
18. (东晋)高句丽好大王碑清杨守敬双钩本之二
19. 北魏《丘哲墓志》
20. (北魏)楷书_崔敬邕墓志铭
21. 显祖献文皇帝第一品嫔侯夫人墓志铭
22. (东晋)高句丽好大王碑清杨守敬双钩本之四
23. (东晋)高句丽好大王碑清杨守敬双钩本之五
24. 北魏《王元祥造像》
25. (东晋)高句丽好大王碑清杨守敬双钩本之三
26. (北魏)楷书_元倪墓志铭
27. 北周(六朝)《张僧妙碑》拓本
28. (东晋)楷隶_王建之墓志
29. (东晋)楷隶_王兴之夫妇墓志
30. (北魏)楷书_雒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铭
31. (北魏)楷书_处士王基墓志铭
32. (东晋)楷隶_高崧墓志
33. (东晋)楷隶_王建之妻刘媚子墓志(石志、砖志)
34. 魏碑《元延明墓志》
35. (东晋)南京吕家山广平李氏家族墓志
36. 东魏《比丘洪宝造像》
37. 北魏《城阳王元寿妃菊氏墓志》
38. (北魏)楷书_显祖嫔侯骨氏墓志
39. (北魏)楷书_马振拜等三十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40. (北魏)楷书_比丘惠感造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