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外用吴茱萸治吐泻、肚子冷痛、高血压?
相关推荐
-
【吴茱萸汤:一方治三经病证】:药仅四味,仲景温中散寒止呕止痛基本方:善治疗青光、慢性胃炎、小儿成人流涎、神经性头痛、眩晕症……
2.关于一方治三经病证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所治包括阳明.少阴.厥阴三. 经病证.即"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的阳明病证;"少阴病, 吐利,手足逆冷 ...
-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吴茱萸10克,研末,加醋和蒜泥适量调成糊状,用纱布包后敷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隔1周进行下1个疗程.<中医外治杂志>200 ...
-
厥逆外治,引火归元;用吴茱萸,贴敷涌泉;此法通治,上热下寒
如人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药以治之者, 用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用水调成浓糊一般,以布如钟大摊成膏,纸浓半分,贴在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 况上热下寒之症,皆可用此法而引之.亦引火归元之法也. 方源 ...
-
168.高血压病可选哪些外治法?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此病常因精神紧张.思想焦虑.性情急躁而波动,因而除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外,尚需注意精神调摄. 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比较长,因 ...
-
外敷治疗高血压
处方九 [配方] 吴茱萸30克,生姜3克,黄酒适量. [用法] 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生姜捣烂如泥,混匀后放入锅中用黄酒炒热,外敷于双足底涌泉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每日敷贴1次,于晚睡前敷贴,次 ...
-
一味药,引火下行,用它敷脚心,能治头痛、口腔溃疡、打嗝、高血压,太神奇了!
肝之本味为酸,所以肝火犯胃,就会导致酸水从胃里冲上来,清理肝火也就成了止酸的重要方法. --72物候健康生活 大家好,我是物候老师. 阳气,是人生命的根本,但是,气有余便是火,上半身的阳气如果过盛了, ...
-
吴茱萸外用法:治吐泻、肚子冷痛、高血压
杏林筑基 学方剂.学辨证.学针灸.学推拿...为您打基础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导读:吴茱萸外治,可作脐疗治吐泻,可贴脚心涌泉引火归元,可纳入阴道治带下,可熨也可洗,诚为良品,具体如何操作,本文为您揭 ...
-
外用吴茱萸治顽疾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外用吴茱萸治顽疾00:0008:41 笔者在数年临床工作中,常采用吴茱萸碾细粉醋调敷贴神阕穴或涌泉穴,治疗诸多顽疾,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方法和典型病 ...
-
不到2块钱,治反复牙痛口舌生疮,肚子冷痛,上热下寒
昨天,一位美女来药店里买5块钱的栀子,还有2块钱的干姜,泡水喝. 我就问美女,这是谁给你出的方子?行家啊!这可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栀子干姜汤. 美女说她是做直播的,经常到凌晨才结束.时间长了,就上火 ...
-
厚朴温中汤,肚子冷痛,不爱吃饭的良方;医生说:从三个方面进发
回顾一下最近聊到的一些方子,越鞠丸.良附丸.金铃子散.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多少都和气有关. 越鞠丸是用于肝气不舒畅,导致血瘀,影响脾胃,导致食积.生痰湿,食积日久又化火等气.血.痰.火.食.湿 ...
-
竹叶椒,见过吗?果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根治风湿痹痛;叶治皮肤瘙痒
竹叶椒 来源产地 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果实.根.叶. 6-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浆果皮晒干,除去种子备用. 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灌丛中及路旁.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 ...
-
吴茱萸,见过吗?内服治脘腹冷痛,外用治湿疹,止痒效果好
吴茱萸 来源产地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 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栽后3年,早熟品种7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上旬,待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未分离时采收,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整串果穗,切勿摘断果枝,晒 ...
-
吴茱萸外用可治高血压等四种病瓜蒌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等作用.临床上,其除了内服外,还可以与他药一起外用进行治疗疾病.吴茱萸外用可治高血压等四种病1.高血压病吴茱萸15g-30g,用 ...
-
外治单方显奇效——外用吴茱萸临床心得
凤凰TCM 3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导读:临床常因外治法"技小而不为",对一些外治法的使用不曾留神,作者浅谈外用吴茱萸的临床心得,介绍了小办法真的能解决大问题!莫因技小而不为--谈谈吴 ...
-
脾胃虚寒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药方名称]附子理中汤 [处方]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