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阜西先生文选(七):古琴曲谱的来源与现状
相关推荐
-
关于《西麓堂琴统》
中国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带动了古琴艺术的发展.徽州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在当时的琴学发展上也显现出欣欣向荣的一面.作为徽州最具代表性的琴谱,<西麓堂琴统>可谓是详尽包含了明清时期徽州琴 ...
-
查阜西先生文选(八):古琴曲谱的来源与现状
编者按: 1956年4月17日,查阜西.许健.王迪三位先生从北京出发,历时一百天,走访了17座城市,收录了86位琴家的262曲,还收集整理了部分古琴文献和器物.根据此次采访所得,查先生发现同一琴曲由不 ...
-
查阜西先生文选(八):1956年古琴采访工作报告
1956年4月17日,查阜西.许健.王迪三位先生从北京出发,历时一百天,走访了17座城市,收录了86位琴家的262曲,还收集整理了部分古琴文献和器物.根据此次采访所得,查先生发现同一琴曲由不同琴人演奏 ...
-
查阜西先生文选(七):琴曲中的《胡笳十八拍》 并附几首珍贵历史录音
编者按: 琴曲之所以从未绝响是依靠师传与谱本记载.20世纪50年代经查阜西调查,<胡笳十八拍>共有39个传本,且仅有一份传谱是有词的.但无论是有词的声乐曲,还是无词的器乐曲,所用调式却都是 ...
-
查阜西先生文选(六):古琴创作小史
编者按: 查阜西先生梳理了古琴创作历史,认为绝大多数琴曲出于历代琴师.琴客与琴待诏.周秦汉魏时期的琴曲单调,之所以被夸大是因为没有谱录.隋唐宋元时期,只有记谱方法的发展和改良制器的记载,鲜有创作发展. ...
-
查阜西先生文选(一):漫谈古琴
编者按一: 昨天便打算发这个系列,但考虑现在每年有至少十几万新人接触古琴,所以还是要介绍一下查先生.于是找到了许建先生的一篇文章,并发了一篇公众号:许建先生<近代琴坛领袖查阜西>. 查阜西 ...
-
查阜西先生文选(五):十年来的回顾和感想
编者按: 査阜西先生的文章虽然有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字局限性,但对于了解古琴在民国到新中国前二十年的发展发展情况,作为历史资料有着珍贵的价值. 很多新学琴的朋友可能对此这些文字不以为然,但如果将来希望更加 ...
-
查阜西先生文选(四):琴学及其美学
文丨查阜西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弦乐器.在二千五百年前,它是上层阶级所必须学习的一种音乐[1].以后可能是由于战国时的内战和秦王朝时的革命,古琴就逐渐流传到民间,而得到更好的发扬和提高. 当古琴还未 ...
-
查阜西先生文选(三):怎样克服古琴谱的缺点
文丨查阜西 (首刊于<人民音乐>1953年) 古琴曲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乐谱.到宋末或明初就已发展成为定型的简字指谱,它不像五线谱或简谱那样,明白地表示出音高,和节奏:而只是表明按弦的部 ...
-
查阜西先生文选(二):琴学小史
琴学小史 文丨查阜西 (首刊于<人民音乐>1959年第4期) 近年来,关心和爱好民族音乐的人们,在文艺各方面的活动中,可能不时接触到一些古典音乐乐曲的名称,例如:<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