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你认识一个“别人家的爸爸” ——读《爸爸哪儿也不去》有感

“16年了,我没有成为其他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你,却名副其实地成了'别人家的爸爸’。”这是《爸爸哪儿也不去》这本书序中女儿给爸爸的信里的话。

这个“别人的爸爸”叫刘肖,河南《教育时报》的总编辑。他的女儿叫石榴,这本书是他为女儿撰写的成长随笔,也是他送给女儿的16岁生日礼物。书的作者署名为石榴树。

认识刘肖是在这次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因为我发到比赛群里的一篇比赛心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我约稿,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

我无意中从他的朋友圈中看到,他刚写了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爸爸哪儿也不去》,书名就很吸引人,赶紧买来读。一读便放不下来,越读越觉得共鸣点太多太多了!


刘肖说他在汶川地震那年写过一首长诗《千秋之爱》,被收录到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我忽然想到,那年我参加“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时,就有一个选手自我介绍说,他为谭千秋写了一首诗《千秋之爱》,收录在高中课本里。当时观众席中一阵惊呼,我也由衷钦佩,所以印象深刻。

但那个选手的样貌我已全然忘却,依稀记得他身材高大,戴着眼镜。现在想来,他就是刘肖了。那年好像是2009年,没想到,那个时候我竟跟这位大总编同台竞技过,真是荣幸!

因为这首诗,刘肖也为女儿小石榴在《千秋之爱》的音乐诗剧中争取到了一个角色。但是女儿在初次排练时声音小,轻度驼背,眼神无神,总之毛病不少。但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练习得也不够用心。

刘肖生气了,严肃地对女儿说:“我可以给你争取舞台,但是不能替你上台!”女儿在哭后调整状态,开始沉下心练习。

有付出就有收获,天长日久,小石榴也从爸爸搭建舞台走向更大的舞台,走向一个个更新的舞台!

这一幕对我又何尝不熟悉呢?

因为我在演讲朗诵方面的特长所带来的便利,给妮妮也争取到了不少登台表演的机会,但是很多时候妮妮也像小石榴一样,喜欢舞台上绽放精彩的时刻,却不愿意付出练习的辛苦。

为此,我也曾气得七窍生烟,也曾对她苦口婆心地教育和严厉的指责。连哄带吵,鸡飞狗跳,彼此折磨的过程不堪回首。

但伴随着痛苦,妮妮也在不断进步成长着。

从市“创建森林城市”演讲比赛第一名,到市北汽坤宝杯“校园朗读者”活动,历经初赛、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最后荣获'十佳朗读者’称号。再到河南省“经典点亮人生”朗诵比赛,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市级一等奖,并拿到参加省级比赛的入场券。

就这样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妮妮在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自信大方,从容自如,现在已俨然成为舞台上的年轻“老手”。

其实,孩子就像一块块石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玉石,即使流落到民间,也照样掩盖不住它的光芒和尊贵。而有的孩子则是一块璞玉,如果落在一个好的匠人手中,经过匠人用心的雕琢打磨,最后才可能成为玉石。

可能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璞玉,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有匠人精神,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它的潜力,并且有高超的技艺去精雕细刻,更重要的是要耐得住雕刻过程中的艰辛和时间的煎熬。

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儿》呼唤爸爸回归家庭,而刘肖的《爸爸哪儿也不去》则用一个个感人的生活细节告诉大家,这位日理万机的大总编是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女儿的成长的!

刘肖对女儿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那叫一个细致入微!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每天中午下班后马不停蹄地为女儿做午饭的过程,哪怕中午有饭局,也要专程回家给女儿做上一顿可口的午餐。如此贴心温暖,让我这当妈的都为之汗颜。

更难得的是,他还关注女儿每天是不是抹香香!对于女儿总记不住抹香香的问题,他不是用惩罚的手段强化孩子养成习惯,而是用奖励的方式,只要女儿连续十天抹香香,就奖励她吃哈根达斯。

这种传达正指令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科学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习惯,同时,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妮妮看了这一部分后,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了整套的护肤品,并跟我约定,她坚持“抹香香”,让我请她吃哈根达斯!哈哈,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啊,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往高品质生活的心,看书中别人的故事时,她会不自觉地效仿她欣赏的生活方式!

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尤其是在孩子面对生活难题时,要为他们指点迷津。在《本该快乐的节日,她为何流了不少泪》这一章,刘肖讲到女儿在六一会演参与的集体节目中,热心参加每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结果,活儿干得越多,落的埋怨也越多。

女儿向他哭诉,他则告诉女儿:集体节目有分工有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你凡事都操心,大家就有了信赖心理,就模糊了各自责任的界限。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这些不顺利,让你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也提高了能力。

说得多好!多有智慧!

小石榴面对的问题,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不也很常见吗?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很郁闷?但我们是不是像刘肖这样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未必吧。

生活中有很多智者,看问题的眼光犀利又多元,所以他们往往能以豁达的心态看破世俗庸常,不困其忧。

但如果我们自己都达不到这样的思想高度,又如何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呢?

面对人生的大课题,我的经验是怀一颗敬畏心,多读书,从别人身上“偷”得智慧。

几年前,在学校的一次经验交流会上,我的开场白就是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成长,请带上这封信》,我说,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时常会陷入困惑和无解的苦闷中,与其自怨自艾或消极地回避放任,不如看看大家名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现在,我也推荐大家看刘肖的《爸爸哪儿也不去》,这本书中刘肖在面对女儿续写的血腥寓言故事时,在面对女儿在生日会上对客人发脾气时,在面对女儿偷偷扔掉早餐鸡蛋又不承认时,处理得也极为智慧,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和学习。

而且,这样的生活智慧在他的这本书中随处可见,谁让人家是文化界和教育界的双料大咖呢?


当然,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也不仅仅是他的智慧,而更是他对女儿醉死人的温柔。

他陪女儿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他和女儿共进“二人午餐”;他和女儿骑单车穿越大半个郑州吃芦柑;他陪女儿去看演唱会;他和女儿一起为流浪狗搭窝;他带女儿加班跨年;他给女儿偷偷买好女儿喜爱的唱片给她惊喜;他每年都为女儿精心选照片做日历,每年为女儿准备生日派对;女儿住校后说床睡着不舒服,他第一时间订制了床垫给女儿送去……

妮妮一边看一边羡慕嫉妒恨地说:“啧啧,看别人家的爸爸!看别人家的爸爸!”我则感叹:“唉,看别人家的老公!看别人家的老公!”

而以上这些,都还不是这本书最大的卖点。这本书最干货的部分,当推石榴家的“周末家庭读书会”!因为这本书在当当网上编辑的推荐语就是“国内首倡家庭读书会”。

在当下全民阅读的风潮中,各种读书会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但家庭读书会是什么样子?又如何组织操作呢?这本书中做了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本书亲自看一看……

至于说,举行家庭读书会,对孩子有多么积极的影响呢?据悉,小石榴的第一本书也快面世了!名字叫《奶奶家》,名字就很有意境吧,多温暖的感觉!一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