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92)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恶露不绝
相关推荐
-
中医每日医案(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宋某,女性,35岁. 2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疼.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汁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 处方:桂枝10g,白芍12g,生姜12g,炙甘草6g,大枣4枚,党参10g. ...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四两 甘草 (炙) 二两 人参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生姜 四两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6 ...
-
桂枝新加汤证方证标准√
桂枝新加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身体疼痛. (2).主要症状:痞满.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小便清. (3).可伴有症状(桂枝汤证):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 ...
-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郑论] 据称发汗后,身疼脉迟,明是里分有寒也.汗则表阳被夺,而内寒卒起,闭塞 ...
-
经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证研究
[组成] 桂枝(三两) 芍药(四两) 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两)人参(三两). 上六味,煮如桂枝汤. [药证] 人参:主心下痞硬,为血滞于心下不能外达所致,<伤寒论>.&l ...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虚则补之.正气虚但又没有达到阳虚的程度,只是气虚的时候,可以不加附子,加入补气益气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即可.同样属于补虚,属于虚证,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四逆汤是太阴病,四君子汤也是虚证.阴证的太阴病.桂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
-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条文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解: 1.发汗后.这是一个前提.指的是发汗后的一种情况.所谓发汗,是指医者使用促使发汗的药物治疗.一旦发汗,因人的 ...
-
妇科证治经方心裁(4)白虎加人参汤:经期过长、流产后恶露不绝发热、
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 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26) 2.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 ...
-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
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 ...
-
“石中之王”田黄石,一两田黄三两金!
郭祥忍 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章 成交价:1.0925亿 经过三天预展.两天拍卖之后,北京秋拍以16亿元圆满收官.其中,超过亿元的明星拍品,就是被称为"疯狂石头&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