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本书改变了我|符清坤
相关推荐
-
读《小王子》的经典语录,妈妈应该让孩子明白的6个哲理!
这是一部童话,全书不过3万余字,如果畅读,也许不到两个小时,你就能翻到末页.但同时,你会发现,它还是一本至理通透的人生哲学,仔细研读,哪怕花一辈子的时间也值得! 这是诺妈非常喜欢的一本童话书,推荐给孩 ...
-
《小王子》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原创)
"一本书就是你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阅读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你一定会深受感动,并深有体会. <小王子>是一部写给孩子和曾经 ...
-
富春三小 徐屹风 || 《小王子》读后感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优秀习作 <小王子>读后感 富春三小 四(4)班 徐屹风 朋友们,你们可否听说过一本童话书--小王子.这本书可以说是天才之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它吧. 想要读懂一本书 ...
-
读小王子有感800字
<小王子>是一个童话,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它充满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思考,却没有讲任何大道理,一切与说教无关,一切都蕴藏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故事里.这是一个写给大人的童话,揭露和批判了成人世界里 ...
-
富春五小 周宸北 ||《我心中的“小王子”——读《小王子》有感》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优秀作品选刊 我心中的"小王子" --读<小王子>有感 富春五小 三(5)班 周宸北 指导教师:陆艳 去年暑假,妈妈送给我很多书,都是对着经 ...
-
等孩子长大,一定会感谢你曾经让他精读过这几本书 !
一本好书,会让孩子们从中获得间接的人生体验,学得何为真善美,何为爱与责任,渐渐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有些道理,由家长说,也许会让孩子们嫌你太唠叨:由老师说,孩子们也许会觉得老师在说教. ...
-
【情人节快乐】狐狸告诉我们的秘密
狐狸告诉我们的秘密 文/薛定谔的缝纫机 我认为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孩子是不需要读童话的. 进入先贤祠是法国人至高无上的殊荣,从1791年落成至今,两百多年来只有七十二位伟人得以安葬在这里.其中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三:村容村貌/轩诚清读(第487期)
轩诚浅语: 张妥者,西安北城一小民也,江湖之中人称妥叔.妥叔祖籍山西,自幼年便居西安北城,被著名作家张敏称为"最值得期待的用文字创造大北城历史之人".我们每周三,会连续刊发妥叔的系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五:客从何来/轩诚清读(第501期B)
轩诚浅语: 张妥者,西安北城一平凡小民也,江湖之中人称妥叔.妥叔祖籍山西,自幼年便居西安北城,被著名作家张敏称为"最值得期待的用文字创造大北城历史之人".我们每周三,会连续刊发妥叔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七:灾祸连连/轩诚清读(第515期A)
轩诚浅语: 当年的尤家庄留下了张妥多少美好的童年印记与神奇的探险,不幸的是刚刚稳定下来的家庭又和全国的百姓一起,进入到那个不幸的动乱年代,更不幸的是有过国民党部队当兵经历的父亲,还是一个要抒发自己的认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八:国事家事/轩诚清读(第522期)
轩诚浅语: 在动荡的岁月里,不幸的张妥是幸运的,因为他爱上了读书,书籍伴随着他走过慌乱年代的同时,也让他更加优秀.成熟.1976年,不幸的国家在遭遇了各种困难后也从最困难中逐渐走了出来.随着大形势的好 ...
-
马来西亚画家蔡清坤:水彩画笔下的丝绸之路
艺水彩2020-10-12 10:48:38 @ 蔡清坤 蔡清坤(Calvin Chua Cheng Koon),出生于1961年.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他是马来西亚水彩协会的会员,他的作品获 ...
-
【北上广诗刊】No.71413期B版|| 散文小诗三首 文/符腾
shenzhenliterature 深圳诗选 欢迎阅读 <深圳诗选><北上广诗刊>平台属于<北上广文学>的子平台,是前沿文学,也是先锋文学,更是当代最现代之文学! ...
-
【散文诗刊】《读朱自清》文/王伟光 诵/白丁
点击"蓝字"关注三江文学散文诗刊 第251期 <读朱自清> 文/王伟光 诵/白丁 编/墨兰雪 我认识您 是在春天 在您的神笔下 饱餐春的盛宴 风轻 雨细 草柔 ...
-
一本书改变了一个人‖在“书香让教育更美好”读书报告会开幕式上发言
尊敬的韩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早上好! 今天,海南省徐建华中学物理卓越教师工作室,在屯昌县教育局.红旗中学大力支持下,请来了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在这里举行一天超越学科教研的读书报告会.目的是通 ...
-
人人都有精神病(1)——退缩|每周读一本书改变相貌051《精神分析诊断》
知道你们迟早会抑郁,所以我提前偷偷学了点心理学. 我最近终于读到了心理学的入门. 入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明明有很多其它的门,但你就是走不进去.兜兜转转,直到有一天,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我们枣阳有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