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注重”搞好复习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如何掌握好复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近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务处主任、数学特级教师龚智发提出了“六注重”的建议。

一要注重研究。“在复习中,不看方向,只顾埋头拉车是不足取的。”龚老师指出,在复习过程中,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和认知水平,定位自己升学的层次,从而进一步确定自身的复习“标高”。

二要注重教材。考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复习就得抓纲务本。所谓“本”,就是要沉下心来,回到教材当中去,再现教材中的“经典”和精华。这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合、构建、提高的系统工程,对于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精华”务必熟练掌握,对于教材中的典型范例要拓展,挖掘其功能,使“一个”变成“一类”。鉴于高考试题均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因此,重做教材中的一些典型习题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三要注重全面。不能随便取舍复习内容。对于教材中规定学习的内容,不能作主观推定是否会考与不考,而是要进行“拉网式”的复习。

四要注重基础。复习不能随意提高要求,而应紧紧围绕“三基四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四能”: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即可。

五要注重选材。使用复习资料要注意加以选择,切忌只重资料而忽视教材。由于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起着引领作用,因此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复习资料时,要先“钻”后“参”,先删后添,决不能以“参”代“搬”,也就是说,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资料代替教案,而是要进行一番熟悉和加工,删去不切合实际的偏题、怪题,添加针对性强的经典内容。

六要注重训练。训练题目要精选,训练题量要精当,章节训练要过关。要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过手,最好在课堂上进行短、平、快的训练,这样可以当堂见效,找出并分析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龚主任谈到,对于数学科的复习,在每个阶段都要把握好“一步一踏实,步步为营”的原则,为下一阶段复

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整体复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