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辉 | 论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符号双轴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人会永远陪你,但永远有人陪你
刷到"没有人会永远陪你,但永远有人陪你"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种被戳中的感觉. 就好像,我们不得不承认,分离,这个非常伤感的话题背后,还有很积极的一面. 人生路漫漫,一路走,一路遇见 ...
-
艾柯的文学自白(待续)
艾柯的文学自白(待续) 艾柯是意大利最富于创意的当代小说大家,代表作<玫瑰的名字>.<波多里诺>.<傅科摆>.<昨日之岛>等,为探索当代小说的艺术可能贡 ...
-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读书和写作,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Gini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书虫一枚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LIT.CAVE编辑部 我们会在每周一发布近期出版的书单,向读者征集评论,并在周日集结推送, ...
-
历史选择,还是选择历史?
-- 世界本自多元,历史源于偶然.这是我笃信不疑的两个基本论断.世界一元还是多元,即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窃以为是一个个人意志的决断问题,无须理性支撑,这就像你是否相信上帝.佛陀等神灵存在一样.相形之下 ...
-
偶然与必然
四十多亿年以前的一个偶然,宇宙中多了个骄子,诞下了地球:一万多年以前的一次偶然,地球上进行了一场演变,人类统治了这个世界:一百年以前的一个偶然,一个幽灵从欧洲游荡到了东方,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诞生了一 ...
-
丁帆:站在动荡世界的交汇点,我们如何耐心地剖析一部超长篇文本?
我们值不值得,或者能不能够花上巨大的精力在一个不知名的业余作者貌似介于"虚构"和"非虚构"的"家族小说"作品中发现这个时代的一种书写新质?解 ...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每人都可发现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主体,不过只 ...
-
王鸿生:以叙事让沉默者发声,让彼此陌生的经验碰头,重新“为时间塑形”
伴随第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揭晓的,是我们邀请了八位获奖者从各自文学观念出发,一起来探讨当下文艺评论环境里,如何"朝向'真'的批评语境奋力前行". 这些获奖者 ...
-
必然的世界
必然的世界
-
《读书》新刊 | 王艺:第三种现实中的凝视
编者按 1974年夏天,就在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尼克松必须将水门事件的录音带上交特别检察官的时候,菲利浦·迪克正在加州约巴琳达镇的一家中餐馆吃饭,这个小镇是尼克松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迪克照例在吃完中餐后拿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