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品质|空中茶摊vol.164《话说茉莉花茶》(十一)2-4
《话说茉莉花茶》(十一)
2-4《茉莉花品质》

茉莉花香气清香久远,花朵洁白玉润,被誉为“天香”。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所动,留下了许多关于茉莉的记述和赞咏。
对茉莉的称谓不尽相同,有“末利”(《南方草木状》)、“抹厉”(《洛阳名园记》)、“抹利”(《佛经》)、“没利”(《王梅溪集》)、“抹力”(《群芳谱》)、“没利”(《陈止斋集》)、“末丽”(《洪景卢集》)。宋·张邦基《间广茉莉说》:“抹丽,谓能掩众花也。”茉莉花别称“抹丽”,并非只顾音译,还有压倒群芳之意。宋·江奎《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头。”点出茉莉花型虽不艳美,但清香冠压群芳,具有纯情少女的风韵,“抹丽”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音谐字异的称谓呢?明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末利本梵语(即 “Mallika”),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已。”


可见,以上名称均是梵文“Mallika”的同音词。此外,茉莉还有许多别称和昵称,如《丹铅录》称茉莉为“柰”,佛书作“鳌华”,张叔敏称之为“远客”,张邦基赋之为“绿梦君”,苏东坡将茉莉谓之为“暗嘲”,韦君唤茉莉花为“卵客”,曾端伯以茉莉为“雅友”,福州《三山志》又称茉莉为“苜莉”。现在福州老人家在书写茉莉时,时常还是书写为“苜莉”,也说“莫离”。称谓虽然不一,但每个称谓都承继着人们对茉莉的喜爱之情。
古代诗人对茉莉花作了许多动人的描写,如:
宋·王右丞《茉莉花》:“欹烟裛露暗香浓,曾记瑶台月下逢。万里春回人寂寞,玉颜知复为谁容。香严童子沈薰鼻,姑射仙人雪作肤。谁向天涯收落蕊,发君颜色四时朱。”
宋·江奎《茉莉花》:“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宋·姚述尧《行香子·茉莉花》:“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清夸檐卜,韵胜酴醿。笑江梅,雪里开迟。香风轻度,翠叶柔枝。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历来与茉莉花相关的乐曲也有不少,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流传已久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唱遍全球,让整个世界都沉醉在了《茉莉花》中。
《茉莉花》婉转清扬,优美动听。这首民歌早在清朝乾隆年代就有记载。清人钱德苍在其编纂的《缀白裘》中记录了《茉莉花》的曲目唱词。
当时的歌词是这样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的花开赛不过它/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
这首歌,在全国各地辗转流行了数百年,现在流行的《茉莉花》应该是当时唱词的衍变。



2010年上海申办“世博会”,申办片是一个以《茉莉花》为主题曲的五分钟短片,一位三岁小女孩童声演唱的《茉莉花》,天真无邪,行若流云,听得人心若止水,久久沉浸在美好愉悦的境界中。《茉莉花》不仅助上海取得了申办权,还让全世界聆听到了华夏民族和平宁静的声音。

茉莉花是一种很诗意的装饰花,可用在会场、婚礼等庄重场合中,也常作为新娘的捧花。茉莉花素洁、清丽的外形,有着香甜醇美的花香,散发着就像其花语所说的“你是我的”香味。所以,自古以来,茉莉花就是各种香水中的主要原料之一。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质朴、玲珑、迷人。表示爱情和友谊。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茉莉,就像一个稚嫩天真的女子,无意中抓住了你的心。那是一种很难解释得清楚的无形魅力。



茉莉花还有一种别样的含义,在离别之时赠送茉莉,意思是:送君茉莉,与君莫离。
茉莉花也是女子增姿容的装饰物,自古有之,许多诗词文献中皆有记载,如:
汉陆贾《南越行记》中,有女子以茉莉花为材料制作装扮饰品的记载。唐宋以来,妇女都有在头上簪花的习惯。唐明皇曾为杨贵妃插头花。宋人杨巽斋也曾吟诵:“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清代王士禄也有诗云:“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隈。香从清梦四时觉,花白美人头上开。”古人诗中描绘的正是一幅“簪花仕女”图。
宋诗人杨万里有诗曰:“江梅去去木犀晚,萱草石榴刺人眼。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在他的眼里,茉莉花美过他花,香过龙涎,白胜雪花。
宋范成大有诗“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就描绘了将苿莉结成球作为装饰品。茉莉球挂在床帐中,或拴在衣服纽扣上,或插在头上,缕缕清香,沁人心脾,提神醒脑,让人心情愉悦。
唐张劭有诗:“绾成一点珠球好,添上松鬟浴后妆”写的就是妇女浴后用茉莉花盘结头发,散发出芬芳。
清杜漪兰《减字木兰花》云:“花开长夏,点点珠凝清泪夜。玉凤团成,好待黄昏伴美人。丰姿素质,无限芳心堪爱惜。半吐幽香,笑插云鬓助晚妆。”
清代诗人陈学洙《茉莉》诗云:“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山塘日日花成市,园客家家雪满田。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鬓边。”描绘了夏季满城各家茉莉盛开,美人沐浴后采摘半开的花朵,做发髻的装饰之物。


清人余怀《板桥杂记》中记载:“裙屐少年,油头半臂,至日亭午,则提篮挈榼,高声唱卖逼汗草、茉莉花。娇婢卷帘,摊钱争买,捉膀撩胸,纷纭笑谑。倾之,乌云堆雪,竟体芳香矣。盖此花苞于日中,开于枕上,真媚夜之淫葩殢,人之妖草也。”戴在美女发间的茉莉花苞,竟然在枕上开花,如此妖娆,难怪要被称作“淫葩”、“妖草”了。
茉莉簪发的方式很多,有插在头上的,有戴在鬓边的,有用彩线将花儿串起挂上凤钗的,还有梳起高髻云发将茉莉花点缀得星星点点的,有串成花环直接戴在头上或挂在脖子上或手腕上,各有所爱,雪白迷眼。
夏天,茉莉花是女子们最为宠爱的。
还有人用茉莉花美化香化自己的居室。宋刘克庄诗云“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茉莉花是花中的“人间第一香”,纯洁、优美、清丽、芳香、愉悦、澄净、雅致、高尚……,茉莉花啊,茉莉花。一朵小白花,牵动了千古爱情,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天上人间,忠贞不渝。
指导单位: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