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夫妻开早餐店,利用一招“豆浆免费”,快速获得整个镇的顾客

对于现在很多经营实体店生意的老板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顾客,更好的业绩,价格战成为了各位老板十分青睐的一种方式。尽管大家对价格战的印象不好,但是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这是他们最快也最有效获得顾客的方式了。

因为他们的想法是,只要自己店里面的商品比别人家的低,那么顾客就会选择到自己的店来消费,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店里面降价就会有人来吗?一味地打价格战,最后受伤的只有自己和别的商家,占了便宜的只有顾客。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不打价格战就让店里面生意红火的早餐店,看看这位老板是怎么做的。

案例背景

这家早餐店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年级在40岁上下,赵先生夫妻俩在镇上经营着一家早餐店,在5年前,两个人是远在广东打工的,厂里面包吃包住,省吃俭用一个月也能存个7000,8000元,那几年存了不少钱,还把老家的房子翻新了。

本来夫妻俩是打算继续回到广东干几年,但是回家之后才知道,在他们外出务工的这几年,孩子被父母宠坏了,家里面就只有一个孩子,赵先生夫妻俩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就特别宠爱这个小孙子,基本上是要啥就买啥,放学回家一天也啥也不干,不给钱的话就和爷爷奶奶闹别扭,成绩也是差的一塌糊涂。

尽管挣钱很重要,但是夫妻俩外出挣钱不就是想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吗?现在这样看来,如果孩子性格变坏了,那么挣这么多钱来有什么意义呢?再加上父母年纪也大了,所以夫妻俩就决定在镇上开家早餐店,顺便照顾和管教孩子。有了创业想法的夫妻俩,就在镇上盘下了一个门店,做起来早餐生意。

按理说这个镇上,根本不缺卖早餐的,那么为什么赵先生夫妻俩开的这家早餐店每天早上门口都排满了人,一个月的营业额能做到10万元呢?这不得不提一下夫妻俩的高操经营手法,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具体操作

1、用“新”获得顾客青睐

在小镇上,卖早餐的大多数都是包子、馒头,加稀饭豆浆,连卖油条的都没人,品种比较单一,再加上为了节约人力和成本,一般都会选择最大众的产品。夫妻俩为了在别人的手里分得一杯羹,就想着增加早餐店的品类,除了包子馒头豆浆稀饭这几种常见的,还在店里面推出了油条、饺子。并且包子也做了好几个馅的,白菜、鲜肉、豇豆、酱肉、粉丝等等,馒头也做了玉米馒头、红糖馒头、白糖馒头等等。每一种产品都推出了好几个口味的,就是要用这种“新”获得顾客青睐。

由于赵先生夫妻俩推出了这些新的品种和口味,所以一下子就俘获了小镇居民的芳心,大家都想换换口味,后来赵先生还推出了煎饼,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加不同的馅料,鸡蛋、肉松、火腿、鸡柳等等,赵先生的早餐店一下子就在小镇出了名。

虽然推出了许多新的口味,但是这些竞争对手也可以模仿啊,买几个赵先生家的产品,自己回去研究,基本上就可以模仿出来,千万不能低估中国人的模仿能力,那么面对同行模仿,夫妻俩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2、买早餐送豆浆

在小镇上大家都是抱着能多挣一分就多挣一分,从来不会想给顾客占点便宜什么的,毕竟都是小本生意。但是赵先生夫妻俩的操作方法就不一样,除了增加店里面产品的类别之外,还推出了买早餐送豆浆的活动,顾客只要进店购买早餐,那么就能获得一杯免费的豆浆,因为是碗装的,所以只能在店里面喝,不能打包带走,打包带走的是要收1元的打包费的。小镇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是爱占便宜的,所以很多顾客都选择到赵先生的店里面来购买,一是因为他们家的产品种类丰富,二是因为店里面的豆浆是免费的。

增加产品种类就意味着增加产品的成本,免费的豆浆也是增加产品成本,那么夫妻俩的早餐店要靠什么实现盈利呢?

3、店铺盈利分析

这就是之前我经常提到的让利,增加新的种类每天都是限量的,根据前一天的销售额来准备第二天的数量,所以一般剩也剩不了多少。一杯豆浆才值几毛钱,一斤豆子都能做出好大一桶豆浆了,但是让利几毛钱就能卖出去一份早餐,一份早餐的利润55开吧,就算是只买3元钱的早餐也能赚1.5元,这对于在小镇上的额早餐店来说,能赚一分不就是一分吗,反正是不会亏钱,反而靠着这一杯免费的豆浆获得了大量的顾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