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两次抢运三千吨黄金,一次保住五常地位,一次搞垮美国霸权

拿破仑之后,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尴尬,论海上霸权,比不过英国,论陆上霸权,被新崛起的普鲁士暴揍,六个星期就被普鲁士俘虏了皇帝,名字也叫拿破仑,可惜不像他那位矮子叔叔那样战神附体。

法国人打仗不行,玩金融却是一把好手,拥有欧洲最多的黄金储备,平时喜欢放个债,赚点利息,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尤其可贵的是,法国人对局势非常敏感,总能在危险到来之前,把自己的黄金运出去或运回来。

1940年到1970年的30年间,法国人搞了两次黄金大挪移,而且都在关键时刻拯救了法国,巧合的是,两次运输的黄金数量也都是3000吨。

第一次是在1940年,德国入侵比利时、荷兰等国,眼看就要打到法国境内。法国军方自恃有马其顿防线,认为战争会像一次大战那样僵持,巴黎短时间内不会陷落。

不过,法国政府的信心没有军方那样充足,害怕国库里的3000吨黄金储备被德国人缴获。其实,早在德国入侵波兰时,法国政府已经悄悄地在做准备了,把黄金分批运到加拿大、非洲和中美洲。

德国向法国宣战后,黄金运输被大大加快,一辆辆装满金砖的卡车趁着夜色驶向港口。尽管德军拼了命冲向巴黎,留给他们的只是一座空空如也的金库。

法国虽然投降了,但戴高乐将军组织起“自由法国运动”,代表法国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如果戴高乐只是光杆司令,那么战后法国不可能取得联合国五常的地位,正是这3000吨黄金使戴高乐得以组建了数十万自由法国军队,能够堂堂正正在战场上拯救法国的尊严。

如果说第一次黄金大挪移的受益者是戴高乐,那么戴高乐也用第二次黄金大挪​移回报了法国,那是在1965年,戴高乐敏锐地发现美国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将维持不下去,果断用美元储备买回了3000吨黄金。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35美元可以兑换到1盎司黄金,不限任何条件,美元就是黄金,“美金”名副其实。但是到了六十年代,美元越印越多,黄金却没有随之增加。戴高乐认为“美金”体系早晚会崩溃,于是下令用手里的美元购买美国的黄金。

虽然黄金的价格从35美元逐步升到70多,但法国仍然买回了3000吨黄金。在法国的带动下,到1970年美国流失8000多吨黄金,国库里只剩下不到一万吨。

美国再也绷不住了,悍然在1971年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瓦解。而始作俑者正是戴高乐主导下的法国政府,用3000吨黄金沉重打击了美元霸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