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在哪里?夏王朝在哪里?遂公盨终于破解中华文明诞生之地
相关推荐
-
【全球汉语千字美文大赛征文】赏石榴花开,道故乡/汪积瑞
草长莺飞四月天."杏花著春雨,河畔柳色新,春风又拂面,沐浴艳阳天".离开嘈杂的街市,告别水泥堆砌的楼舍,来到故乡,观赏那石榴花开. 故乡--怀远,一个盛产石榴的地方.汽车行走在去故 ...
-
【民间故事】禹王锁蛟
禹 王 锁 蛟 有一次,大禹为了察看中原的水情,来到了淮河源头桐柏山,在桐柏县城西北三十里固庙镇的淮源井里,发现一个怪物.那怪物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它的颈脖一伸有十来丈长,它的力气 ...
-
从神话故事里走出来的沿淮先民(淮河钩沉)
近年来,随着淮河岸边新石器龙山文化"禹会村"遗址地不断发掘和整理,有关淮河流域的各类话题--起码在沿淮一带的官方和民间又开始热论起来. 笔者不揣冒昧,尽 ...
-
【金文翻译】刻在青铜器上的大禹治水?《遂公盨》译成白话文
【金文翻译】刻在青铜器上的大禹治水?《遂公盨》译成白话文
-
记载大禹治水的青铜器:遂公盨(xǔ)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至少要明确3个问题: 1.大禹治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遂公盨(xǔ)是一件什么样的青铜器? 3.遂公盨(xǔ)是一件礼器,它的铭文为什么要记载大禹治水和德政?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 ...
-
饭岛武次:二里头考古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三)
作者:饭岛武次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 ...
-
终于发现黄帝与夏启建国的地理标志荆山,中华文明五千年得以确立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程,树立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历史文明史,不仅是当代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建立未来世界新格局,以中华 ...
-
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200...
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2002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于香港古董市场,因为其铭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而引发热议.其铭文如图. 铭文有10行 ...
-
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
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2002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于香港古董市场,因为其铭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而引发热议.其铭文如图. 铭文有10行 ...
-
《遂公盨》探索 集数:1集
立即观看 <遂公盨> 分类:探索 集数:1集 导演: 简介: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中央位置陈列着青铜器遂公盨.遂公盨是件圆角长方形的器物,器物的沿下有精美的花纹,两侧有一对兽首形的器耳.遂公盨整 ...
-
先秦 遂公盨
遂公盨 遂公盨(豳公盨) 西周中期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感谢书友zhyg_239提供资料 遂公盨(豳公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感谢书友zhyg_239提供资料 遂公盨(豳 ...
-
西周《遂公盨》欣赏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