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六月的雨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六月的雨
天津 寇有文
六月的雨,说来就来。听天气预报说今天是个晴天,下班的路上,还是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可是,进家没多久,就听见窗外狂风大作,吹得树叶、树枝相互撞击,发出稀稀疏疏的沙沙声。不一会儿,天就沉下来了。压在人的头顶上,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有时候,还会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像是在昭告天下,我就要来了。然后就听见窗外响起哗哗的雨声。六月的雨,不似五月,豆大的雨滴打到地面上,就击起一个个透明的小水泡,再大点,就变成了水花。要是打在伞面上,也是哒哒的,毫不含糊,像是要把人和雨之间唯一的屏障打穿,直击身体。
这个时候,待在屋子里的人总会暗自庆幸。可是,正在赶路的人就没那么好命了,他们大都阴沉着脸,不自觉地加快脚步,汽车也响起了鸣笛声。不一会儿,马路上就乱成了一团。行人在汽车与汽车之间的夹缝中穿梭着。绿灯似乎也变得特别快,刚开过去几辆车,就又变红了。可是开过去的这几辆车,也没比后面的强多少,前面的车还停滞不前,他们只好排在后面等,这个时候,雨依旧哗哗地下着,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架势。
每到六月,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已经在我生命中定格的夏天。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安排了一个任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本书,然后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每个人轮着来和大家分享自己这本书中的好词好句和读后感。当时有一个女生,分享了一本书,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面有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书里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初听这句话,我并没有体会到它的深层含义了,读起来不痛不痒的,只是觉得它很特别,就随手记录在了本子上。后来,等高考结束,再到大学毕业,再到现在工作,我经常会不经意地在脑子里回味这句话。伴随着在我之后一年又一年高考的日子里,我渐渐明白了它的深层含义,同时也在怀念着青春这场雨。
青春就像这六月的雨,毫无预兆,说来就来了。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只脚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青春就开始了。只是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听过这句话,这本书也尚未出版,我甚至不知道“青春”这个词的含义,我只感受到了压在我面前的考试和大人的期盼。
上了初中以后,我开始从越来越多的人口中听到“青春”这个词,她们说“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她们还说“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因为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时光了。”可是那时候的我,每天都有好多作业要写,有大大小小的考试要面对,然后还要上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的课,所以并不觉得青春就像她们说的那样,那么美好,我甚至会憧憬青春过后的时光。
到了高中,我有幸听到这句话,但也仅限于听到,并没有在内心发生什么实际性的触动。生活依旧再继续,青春这场雨也一直再下。
我那时在总校区上课,但是高中三个年级并不在一个教学楼里上课,高三在一个教学楼,高一、高二在高三对面的另一个教学楼。我上课的时候,总能看见对面高三的楼,在中午11:30左右,陆续会有好多学生从教学楼里走出来,离开学校。而且,每次做课间操的时候,他们都不怎么出来。我当时既好奇又羡慕,心里特别希望高三赶紧到来。到了高三我才知道,高三生放的早,是因为他们那天刚参加完模拟考试。不做课间操,也是因为功课繁忙。上了高三以后,寒暑假由原来的一个多月变成了两周,我们的时间更多得被作业和考试包围,然后再过过,黑板旁边就挂上了一个倒计时的本子,我看着它,一天一天变薄,从一百慢慢向一逼近,我们的青春也进入了倒数计时。
六月的雨,说走就走。刚刚还是倾盆大作,快要下班的人正发愁一会儿怎么回家好。没想到,要到点的时候,雨竟停了。走在路上,一抬头,天空又恢复了蓝天白云的样子,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得一样。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这场雨是否下过的错觉。
青春就像这六月的雨,说走就走了,头都不带回地,潇洒得很。毕业以后,我经常想起那句话,在大学校园里上课换教室的路上,在每一年高考的时候。我有时会觉得高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几天前,我还不知道自己准备地是否充分,复习的时候能不能刚好蒙上几个要考的公式、古诗词或是化学方程式。临考的前一天晚上,怎么也睡不好,一闭眼,就在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像喜欢上一首歌,睡觉前这首歌总会单曲循环。
记得我高考完第一天,有个很讨人嫌的同学,还和我对答案。对完答案后,我惊觉自己填空第一题竟然写错了,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这件事直接导致我第二天考试的时候一直不在状态,一边写一边流眼泪,以致于考化学的时候没看题就去答题了。那时候的我不懂,这两天的考试直接决定了我往后的人生能否正大光明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时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对过去的懊恼中,反而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像丢西瓜捡芝麻似的,最后连芝麻都没捡到,竹篮打水一场空。青春就这样和我说再见了,往后的日子里,每一天,我都在寻找青春的影子,想要再淋一次青春这场雨,可是却再也不可能了。
六月的雨,只有当它下过去了,才惊觉它的可贵。是六月的雨,滋润了庄稼。村子里的伯伯婶婶们,每天就盼着下雨,多下一场雨,等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多一分收成,这样,等到冬天就能好过一点。
青春就像这六月的雨,淋过后,才知道它的珍贵。那时候,每一次考试,大家都是有劲儿往一块儿使,好像老师和学生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我们共同的敌人就是考试,考好了,这场仗就是打赢了,我们高兴,老师也高兴。青春以后的日子,都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再也找不到那种集体合作胜利过后,欢呼雀跃的感觉。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这句话现在从一个已经毕业多年的人嘴里念出来的时候,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伴随着一种无力感生出。青春这场雨,对我来说既陌生又遥远,每当我站在母校的门前,看着一群学生有说有笑地从我面前经过,我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像是多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那是一道怎样都跨不过去的鸿沟。我终于成了老师口中的以前教过的学生,可奈何怎样都生不出当时那种对他们的莫名艳羡。
青春是那么像六月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可是,青春也有一点不像六月的雨,它是有保质期的,过了日子,说什么都不会再下了。不像六月的雨,每一年都会下。

寇有文,笔名闻文,25岁,天津本地人,现在一家国企工作。平时热爱读书写作,有部分作品散于微信公众平台,参加过短文学网的征稿活动,给作业帮火龙果学堂写过讲书稿,有一篇散文发表于《天津日报》。
附:【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吴金程

1、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2、由于征文来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暂时调整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赛结束恢复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