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中国举重之乡

石龙镇作为东莞市面积最小的一个镇,也是东莞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有些好奇,石龙镇在东莞32个镇(街)中有何不同,何以唯独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查阅资料才知,石龙镇位于东莞市北部,明末清初以来就是广东省著名商埠,并与广州、佛山、陈村一起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有着3500多年的文明史和8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三次设市,1927年8月,当时的省政府批准石龙成为省属直辖市,抗日战争期间,石龙一度改称为区,改称市,又改称镇,1949年10月,四野部队解放石龙,石龙镇改称石龙市。历史悠久,地位显赫,曾与广州、佛手并列的地方,难怪能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其实除了悠久的历史,石龙镇还是著名的“举重之乡”,石龙人陈镜开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石龙人曾国强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石龙镇还先后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举重选手,如四破纪录的叶浩波、三破纪录的陈满林等,石龙镇的举重健儿共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19次,获世界冠军29人次,夺亚洲冠军26人次,石龙还有全国首家举重博物馆——石龙举重博物馆。除了举重,石龙还有贝丘遗址、中山路民国建筑群、周恩来东征演讲台遗址、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等诸多历史遗迹。改革开放后的石龙镇,虽然早已与城市无甚区别,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中,依然藏匿着诸多的过往故事。

东莞石龙号称举重之乡,从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开始,石龙人为中国的举重事业贡献了诸多栋梁之才。

石龙虽是与广州、佛山并称的历史古镇的,但今天的石龙镇,早已没有想象中的古韵,从肯德基到家乐福,俨然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城镇。

但散布在石龙的历史遗迹又无处不在,从车水马龙的路口转入闹中取静的中山公园,无意间你就能找到诸多关于石龙镇的历史往事。

中山公园建于1924年,原名石龙公园,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为中山公园,是地处石龙镇中心的一个开放性公园,树木茂盛,群众锻炼休闲的地方,但里面凝聚着石龙镇的近代历史。

周恩来演讲台遗址,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石龙均作为东征军的大本营。

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曾三次到过石龙,1925年10月8日,东征军在中山公园召开军民联欢会,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一高墩上发表演说,号召工农兵学商各届联合起来,打倒反动军阀,振奋了石龙人民的革命热情,鼓舞了东征战士。

1998年10月,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周恩来东征进驻石龙,石龙人民在中山公园当年周恩来演讲的地方扩台植树、雕塑铜像。

莫故校长公璧纪念碑,莫公璧,1933年至1938年期间任石龙中学校长。“七七事变”后,他大力宣传抗日救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东莞石龙岌岌可危,10月17日,他计划带领学生40余人奔赴粤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当天早上出发前忽遇敌机轰炸,不幸遇难。

李文甫纪念亭,李文甫是黄花岗72烈士中唯一的东莞人,1911年黄花岗之役,率敢死队跟随黄兴攻打总督衙门,在战斗中不幸足部中弹被俘,翌日被押赴刑场,壮烈殉国,年仅22岁。

除了小小的中山公园,石龙镇的中山路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中山公园和中山路是石龙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主要体现。

中山路的民国建筑群始建于1929年,目前已经有些破败,也夹杂着一些不同年代的建筑。

中山路由东西相连的9条小街扩建而成,全长1435米,两侧骑楼呈西洋建筑风格。

石龙镇中山路的店铺与日新月异的东莞是格格不入的,这些店铺大多老套,都有几十近百年历史了。

有的店铺看起来已经经过装修,但售卖的商品依然非常传统。

也有的是老字号店铺。

更有一些是即将消失的行业,在这条老街上依然坚强地存在着。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有种时光恍惚的感觉。

还有条小巷暂且可称为蔑器街,街上汇集了好多家蔑器商铺。

这些竹蔑器曾经是东莞水乡地区的生活生产必备用品,但现在似乎大多是在博物馆和民俗馆才能看到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买到。

竹蔑器编制还是后继有人的,年轻的小伙正在编制竹篮。

除了史迹与老街,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广东古镇,怎么能够缺少美食?

一只以销魂的姿态悬挂在空中的“石龙第一鸡”,白切鸡堪称粤菜典范,“石龙第一鸡”曾荣获中国金牌粤菜、东莞钻石名菜。

老板是精明的生意人,看我在拍照,非常热情地邀请我进到橱窗里面去拍。

虽说不一定能对这家“鸡店”产生什么影响,但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机会的作法十分值得生意人学习。

不过我发现橱窗外面比里面更适合拍照,为了配合我拍照,店家还特地多挂出了几只鸡,晶莹嫩滑的白切鸡,让人垂涎欲滴,粤菜吃鸡称得上是一绝,一鸡百吃绝对不算夸张,更有“无鸡不成宴”之说。

小小石龙镇除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还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已有100年历史,是始建于清末的广东现存最早铁路桥,于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九铁路即广深铁路前身,始建于1907年,清政府借款修筑广州——深圳段,英国修筑九龙——深圳段,1911年全部筑成通车,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九铁路进行频繁轰炸,时至今日,旧址钢梁杆上仍留有多处中弹的痕迹。

今日的石龙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知名度上,在东莞的32个镇(街)中并不算十分突出,说起东莞,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虎门镇、长安镇、厚街镇等,很多人也许根本都没听说过石龙镇。回望历史,石龙镇似乎有些已经落没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处广深经济走廊,北靠广州,南邻深圳,东接惠州的石龙镇,曾经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往事。如今作为东莞乃至全国面积最小的镇之一,石龙镇依靠仅有的10.3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依然能在全国千强镇中排名靠前,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许这就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今日荣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