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77期 总484期
官鹅沟游
宕昌县的官鹅沟和康县的阳坝两地,是陇南市+大景区旅游名胜之地,我早就向往。今年(2013年)儿子买了一辆小车, 九月三十日,儿子驾着自已买的新车带我去官鹅沟游, 遗憾的是小顺顺与他婆没有去, 因为顺顺上课未放假,他婆要照看顺顺都未去。九月三十日早上,儿子、我和儿媳三人从武都城出发。车行到宕昌县境内-处江边的地方,这里便是古三国栈道遗址。只见高大的“古三国栈道遗址”广告牌竖立在路傍,周围沿河边是新建的城墙,几种塑像栩栩如生地罗列在其内。凡来往的车辆大都停车小憩、观赏、拍照,我们在此也停车观看。我下车,站在“城墙”边,望着波浪翻滚的江对岸悬崖上古栈道遗址,不由得浮想联翩,遥想当年魏国大将邓艾带领大军就是通过此栈道入川而灭掉蜀国的。江山依在,旧迹仍存,时空的烟尘早已掩盖了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而邓艾、姜维、刘禅等人安在哉?昔日的那条羊肠小路,悬崖栈道,除了留下淡淡的痕迹外,如今早己变成了十几米宽的柏油公路。儿子和儿媳,忙着拍照。我也不甘落后,拿出摄像机拍摄,留下这历史沧桑巨变的画面。上午十点多钟,我们到了宕昌县城。吃饭小憩后, 我们三人驱车直往官鹅沟。离开县城不久,就到了山门口,我们购买了门票(每张70元)就进入了官鹅沟景区。深秋的官鹅沟,显现出万物凋零的衰败景象,景区内游人稀少、寂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人造湖泊。放眼望去,只见瀑布飞湍,湖面波光鳞鳞,偶尔还能看见不知名的水鸟在水面上掠过。几家“农家乐”坐落在湖边,略现生机。景区内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但都是人工打造,缺乏自然天成的美。然而今日天不作美,山中大雾弥漫,细雨霏霏,我们驱车前进,时走时停,欣赏着沿途的景致,并不时地摄影录像。时间过去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停车场。至此,还不到景区游程的-半。以后的路就不通车了,只能步行游览。于是,我们在此购买了三件塑料薄膜雨衣穿在身上,徒步行走游览。沿途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自然形成的奇景。当我前行到一处地方,只见两山高耸对峙,中间天成一线,抬头仰望,只见奇峰峥嵘,苍山巍嵬,山崖上古松悬壁,青藤摇曳,藤蔓倒垂,清风徐来,摇摆不定,很显风韵;再看那山壁上石穴中清泉喷涌,悬空泻下,形成青纱珠帘般的瀑布,疑似银河落九天。越往沟里头走,道路越来越崎岖,山峰越来越高,而景致也越多越奇。我虽兴趣盎然,但年老力衰,不甚行力,于是就终止了游览,按原路返回。而儿子和儿媳,继续前行游览。下午四点多,他俩返回停车场后,我们立即驱车而回。晚上八时我们回武都城,已是灯光通明了。作者简介
张世访,笔名陋斋主人, 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稻畦村人,生于1941年2月。中师毕业,中共党员, 地(今市)级优秀校长。2000年退休在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平时喜欢种树养花,有阅读、旅游、下象棋和收藏四大嗜好。业余好玩弄文字游戏, 坚持写日记96本。退休生活丰富而充实,不断学习照相和录像等新技术,定期旅游,颐养天年,于2009年开始电脑写作,先后完成《陋斋拾趣》17.1万字、《我的回忆录上、下集》31.6万字、《琐记》10.2万字、《杂记上、下集》50.2万字、《日记上、中、下集》46.6万字(仅电脑写的)、《旅游散记》20.1万字,旅游照片与视频超过300G。收藏《旅游门票和照片等粘贴本》13大本、《众伟人各种彩色照片剪辑》1本、《文化大革命中的传单》4大本、《 钱币、布票、粮票、 邮票》1本、《 陇南日报彩色图片精品剪辑》5大本,以及古今钱币、 化石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