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印 “朱记”官印

隋唐官印

隋唐至宋元,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印章艺术的相对低潮时期。隋唐官印存世极少。隋朝短祚,唐代制度据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规定要上缴废印。一律送至礼部员外郎,先在厅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后在销毁,故传世唐印更少。清以前甚少有这方面的资料,清人瞿中溶《集古官印考》收录了唐以来的官印一百多方,但只有考证,不见印文。1916年罗振玉著《隋唐以来官印集存》录有二百八十多方,有关隋唐以来的官印方有专书著录。

隋唐官印的一个特点是尺寸明显增大,一般在5至6厘米见方。另一个特点是改用朱文,这是因为南北朝后纸张代替了竹木简,废除了泥封之制,开始用印色直接钤盖在纸帛上。在纸帛上钤印,朱文的清晰醒目优于白文。又由于纸用面积都较大,以往的小印很难与之协调,印面自然也较汉魏时放大了许多。尺寸的扩大,细朱文篆体布白易失之疏散,所以隋唐以后的官印逐步脱离了汉篆风貌。为了追求章法上的匀整,对疏处以屈曲盘绕的笔画充实之,萌发了“九叠篆"的早期形态。

隋唐官印的印文仍以标准小篆为宗,篆法圆劲朴茂,结体行刀自然流畅,体势较为自由,显得拙朴生动。它即不像汉魏时代那样方正取势、印画布满,转折角度非常分明,也不像宋元以后官印那样过于追求“九叠文”形式,而是较少模式化,印的边栏也与印文基本相同,整体上谐调统一,气势浑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朱记>>>>

 

南齐.永兴郡印

隋.广纳府印

隋.观阳县印

唐.平琴州之印

唐.唐安县之印

唐.静乐县印

唐.齐王国司印

唐.瓜沙州大金印

唐.中书省印

唐.涪娑县之印

“朱记”官印

唐宋官印中还有末尾不用“印”,而用“记”或“朱记”的,后人谓之“朱记”。当然,这个“朱记”与泛指唐宋以后印章蘸红色印泥,钤于纸帛上,显得殷红醒目的那个“朱记”是两回事,可以说这两个“朱记”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唐宋朱记,具有特定的格式,它的主要特征为:不全用篆书入印,而出现以隶书或楷书入印;印文较少盘曲折叠,章法结构拙朴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长方形状的;最后一条,也是最显著的一条,印文最末均有“记”或“朱记"的字样。这类官印是中下级官印的专利品,其文字朴实、稚拙,自然真率,绝无一般官印排叠装饰、基本布满的特征,给人以满不在乎、不经意而为之的感觉,甚而影响北方的辽、金。但正是这种不事雕饰的风貌,倾倒了后世无数篆刻家。结构随意恣肆,笔画欹斜参差,体势屈伸,无所顾忌,字字体现出童稚之趣,给人以憨态可掬、忍俊不禁的诙谐感。但这种似跌跌撞撞的不成熟的个体,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后,整体无不包含内在的和谐与均衡。它的美正在于有着活泼灵动的气息,在篆法上不沿袭一般官印的规整、排叠之陈习,不追求横平竖直,布白均匀的模式,在欹斜与挪让中配合默契。有时将笔画隶化或楷化,增加了线条的变化。它的无拘无束,也使不加修饰的章法布白构成那种极端无序,反而有更高层次的意境之美。它既不同于官印的整肃,也与文入印的典雅相去甚远,而与下层百姓的质朴之风一脉相承,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印章上的反映。

朱记的独特趣味和意境,为丰富印章艺术做出了贡献,其与众不同的形制,在洋洋大观的篆书印林中独树一帜,开了隶、楷书入印的先河,启发了后世篆刻家不拘成法,勇于创新的思路。

辽宋官印>>>

五代.右策宁州留后朱记

五代.通远军遮生堡铜朱记

宋.都亭新驿朱记

宋.寿光镇记

宋.驰防指挥使记

宋.拱圣下七都虞侯朱记

宋.都检点兼牢城朱记

宋.州南渡税场记

宋.乐安逢尧私记

宋.义振左第一军使记

南宋.建炎宿州州院朱记

辽.开龙寺记

辽.安州绫锦院记

金.北京楼店巡记

(0)

相关推荐

  • 极简识篆180

    识义 识形 识用 扫叶林风后,拾薪山雨前     出自    孟贯   <寄张山人> 编外链接 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qu ...

  • 中国篆刻如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赵之谦篆刻 据考古资料证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三件商代铜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具有和甲骨文同样悠久的历史.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于省吾(1896-1984年)在< ...

  • 篆刻欣赏 | “朱记”官印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朱记的独特趣味和意境,为丰富印章艺术做出了贡献,其与众不同的形制,在洋洋大观的篆书印林中独树一帜,开了隶.楷书入印的先河,启发了后世篆刻家不拘成法,勇于创新的思路. 官印欣赏: [版 ...

  • 以古为师,邹涛朱文隋唐官印34品赏析,动静相宜颇具趣味

    邹涛,1962年生于宁夏,浙江衢州人,现居日本.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 ...

  • 隋唐官印专题(一)

    齐王国司印 上海博物馆藏 隋唐官印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先秦古玺.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印.但是目前印学界对隋唐官印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中国印章史的发展进程中,秦汉与明清是两个高 ...

  • 经典丨《中国书法报》隋唐官印专题(一)

    齐王国司印 上海博物馆藏 隋唐官印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先秦古玺.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印.但是目前印学界对隋唐官印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中国印章史的发展进程中,秦汉与明清是两个高 ...

  • 隋唐官印高清大图欣赏,难得!难得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42人已购 查看 齐王国司印 上海博物馆藏 隋唐官印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先秦古玺.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印.但是目前印学界对隋唐官印的关注和 ...

  • 隋唐官印高清大图欣赏

    齐王国司印 上海博物馆藏 隋唐官印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先秦古玺.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印.但是目前印学界对隋唐官印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中国印章史的发展进程中,秦汉与明清是两个高 ...

  • 隋唐官印欣赏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42人已购 查看 齐王国司印 上海博物馆藏 隋唐官印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先秦古玺.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印.但是目前印学界对隋唐官印的关注和 ...

  • 隋唐官印集珍

    官印,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封建王朝政体由朝廷中央和地方构成.官印包括皇帝的玉玺.御宝,各级朝官官印,地方行政官印,各级机构品官官员之印,军事机构军官官印,低级机构之印,诸侯 ...

  • 【昌平非遗】皇室传家宝的前世今生——官印御玺制作技艺

    官印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也是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外在表现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 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