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耕文明走来的24节气
相关推荐
-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千年的智慧依然照耀着现代人的生活
"桃花开,杏花败,还有梨花追上来!"这是儿时在春天玩耍时常喊的一句话,当时还不清楚这句话的含义.在老家河南省安阳地区的春季,当柳树枝梢刚刚透出绿意的时候,山杏树就会跟着开花.印象中 ...
-
带你了解「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天文 冬至,位于黄经270°,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S23°26′,即地球的南回归线上.从今天开始,太阳在南半球触底后转而北归.同时,今天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白昼时长在冬至前一天天递减,过 ...
-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24节气,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否?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内涵,远远超出了气象学的范畴.今天是惊 ...
-
64卦圆图与24节气,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农耕思想
六十四卦圆图,每卦六爻,代表6天.64卦×6爻=384天,但农历的平年最多是355天,多出来29天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古人巧做安排:六十四卦中,乾.坤.离.坎四卦分别代表天.地.日.月.万事万物都是 ...
-
啥是农耕文明?看看我们老祖宗是怎么走过来的?
如今,我们所吃的,基本是人工造的,比如食品添加,一半是天然,一半是人工. 我们有的种子,一半是天然,一半是人工编辑加除草剂: 我们用的东西,全是机械.电力加工出来的: 人工制作的已经成为稀缺.唐代诗人 ...
-
农村创业种地,你要会24节气农耕顺口溜,学会了种粮种菜不求人
欢迎来到村小农网,这里将是你农村创业赚钱的秘密基地. 24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老一辈的农民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是指导农民生产的重要依据.那么大家知道24节气都有哪些吗? 24节气分 ...
-
24节气之03惊蛰:蛰虫惊走,福瑞万家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
秋分到了,地球带着我们走到哪里了?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3个月前也就是夏至这一天,咱们一起聊了聊和夏至有关的话题.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的功夫,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月饼也吃过了,秋分又来到了.今天咱们再来聊一聊秋分. 秋分 在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的赤 ...
-
五谷争霸:华夏农耕文明四千年的主食争夺战,谁是最后的赢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孝宗淳熙八年,正值水稻扬花之际,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从此在上饶隐居近十五年,度过了难得的闲散时光.这首<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就是夜宿黄沙岭所做. ...
-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孰强孰弱?好比两个车轮,推动着中国历史前进
作者|吹雪 字数:2917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如果有人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斗力到底孰强孰弱?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有时两者还 ...
-
惊蛰作为24节气之一,关于它有哪些常识?
惊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此时太阳黄经度达345度,此前动物入冬藏在土中,不吃不喝,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睡的动物,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