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好养吗?你知道怎么饲养吗?
在热带鱼类中,鹦鹉鱼是一种比较好的品种,对水质有很强的适应性,与人的互动也很高,本人非常建议养殖。
一:喂养

大约在进食前十分钟,请把灯打开,因为鹦鹉鱼的数量非常少。在所有的鱼都适应之后,它们的胆子会慢慢增大。久而久之,条件反射自然形成,灯一亮,鹦鹉鱼就会自己过来。
鹦鹉鱼本身胆子较小,最好与大的鱼分缸养,这样鹦鹉鱼吃起来就会舒服一些,否则一开始鹦鹉鱼就不敢抢食。假如鹦鹉鱼是跟在大鱼缸后面的,尽量准备颗粒状的鱼食,这样大鱼才不会很快吃掉鹦鹉鱼才能抢到更多的鱼食。中小鱼儿自己的食量并不大,吃得少一点不会有问题,吃得多反而会出病。

适当投喂红虫、丰年虾等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红素或胡萝卜素,使鹦鹉鱼颜色更鲜艳。
二:换水
鹦鹉鱼更喜欢有钱的人,所以要勤为他们换水,大概每四天换一次。一定要记得在加水之前先把鱼缸擦干净,在滤水器上放置2小时左右。如此尽可能地保持水质弱酸性和清新。
三、保色

鹦鹉鱼的颜色需要维护,鱼缸照明灯要用红色,每天保持照明时间约4小时。(一般灯管看鱼的颜色都会发青影响美观)鱼粒选择能增色的,习惯之前一定要少给,给鹦鹉鱼时间去适应,逐渐调整为新的鱼食。如果鹦鹉鱼褪色超过80天,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所以要尽快调整食物。
四:水的温度。
水温在25-28℃范围内饲喂是最佳的,每一次换水前后的水温差不宜超过0.5℃。在阳光照射下的水中晒1-3天。鹦鹉鱼属于杂交鱼水温28度为佳尽量不要让水温波动太大,舒适的环境和恒定的温度也能让它基本保持一种状态,从而保持体色亮丽!

五、水质
养鹦鹉鱼应选用酸性弱的软水。由于水质变化不大,鹦鹉鱼更喜欢“老水”,如果频繁换水,导致水质变化大的鱼体颜色也会有波动!养鹦鹉鱼的水要求有弱酸性、低硬度的软水!
六:怎样驱虫?

杂种鱼类的基因都不稳定,容易生病也很难治疗,它们都是喜欢“老水”的,喜欢这种水但这种水容易引起病菌所以这个问题很矛盾,综合性的方法就是少量多次换水,并在底部滤入杀菌灯进行杀菌,在保持体色的同时尽量少喂!
雌雄鹦鹉鱼差异较大,雄鱼呈绿橙色或红绿色,雌鹦鹉鱼呈蓝黄色。鹦鹉鱼的消化系统很特别。鹦鹉鱼用其类似于板齿的嘴咬断珊瑚虫及其骨架,并用喉部的牙齿咬碎珊瑚虫,然后吞咽到腹中。
终于看到如何挑选鹦鹉鱼了?

一、鹦鹉鱼的眼睛
鹦鹉鱼的眼睛应大小适中,透亮明亮。小眼不好看,大眼一般都是老鱼。此外主要注意的是眼圈要金黄完整透亮,有很多鹦鹉的眼圈都有黑纱,无法形成完整的金圆环,看起来不好看。小巧的鹦鹉有些能褪,中大的鱼眼上有黑纱的就没办法了。选的时候尽量要挑眼圈没有黑的才有保证。
二、鹦鹉鱼背鳍倒伏打不开
鹦鹉鱼是人工杂交的,因此感觉上有更多的缺陷。其背鳍多有倒伏,倾斜,打不开等现象。这种鹦鹉在细部观察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在良好的状态下,鹦鹉应该是鱼鳍完全伸展,每个鳍都完全打开,这样才好看。而且很多鹦鹉的背鳍是有问题的,其他的胸鳍,臀鳍,尾鳍等等都比较罕见。但愿每一位鱼友在选择鹦鹉时仔细观察,避免这样的缺点。

三、关于鹦鹉鱼身体的畸形
而鹦鹉身体某部位出现扭曲畸形的情况也较多见,尤其在尾柄附近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缺陷比较明显,大家大多能仔细一点来发现。
四、关于鹦鹉鱼的嘴型

各类鹦鹉鱼的嘴型都有不同的标准。一般的鹦鹉有 T字形, V字形,倒三角形,元宝鹦鹉多为月牙形的嘴,金刚鹦鹉多为单字形的嘴。尤其要注意的是,鹦鹉歪嘴多了,必须注意挑选。另下唇突出(兜齿)看起来不好看,注意选择下唇内收为好。总而言之,正面看就会形成微笑的微笑嘴,这样才能招人喜欢。
选择鹦鹉鱼的小妙招:
要通体血红,不能有黑点和杂色,越红越好,但红色要自然;

体型要浑圆厚实,越短越好,像金鱼一样短而圆美;
嘴型可爱有趣,血统纯正的鹦鹉应该是三角形的、 T字形或心形的小嘴;

观察血鹦鹉鱼的游动是否正常,不要选择总是浮在水面或沉在海底的鹦鹉鱼。每鳍都要完整伸展,鳃盖部不能翻转,呼吸顺畅;5、无损伤,鱼眼透明有神;
进食望好,进食欲望强,运动能力强,活跃。
因为鹦鹉鱼很有侵略性,所以小编不推荐把它和其他鱼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