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运盐到西安,唐玄宗建黄河上第一座铁索桥,用了160万斤铁,铸造4头铁牛、4个铁人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王子瑞 摄)

唐开元年间,蒲州城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当时的兵部尚书向唐明皇上疏,陈述蒲津桥破败不堪、难承车马重负的窘况。唐明皇听后立即降旨,决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桥,加固石堤,铸铁牛为索桩。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建起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桥。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铁牛20世纪40年代湮没。

亮点:人的上衣,疑似小翻领西服。永济浮桥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主要用途是将运城的食盐运输到西安。现在看到的四尊铁牛旁各有一铁人,如牧策牛。分南北两组,两牛一组,前后摆列,面朝西。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可以说是倾尽全国之力缔造了铁牛地锚,光铁就用了800吨(约160万斤),相当于其时全国铁产量的80%。

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后有横轴,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牛造形生动,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牛体矫健强壮,尾施铁轴以系浮桥。腹下有山,其下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斜前连接,每根铁柱分别有反向出伸铁足各一,功能同地锚。在铁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铸范缝痕迹,可观察浇铸、范块痕迹,分析出铸造的工艺技术。

这是铁牛两边的铁山,三道凹槽里应该是放三条大铁索用,相当于现在的静滑轮。黄河蒲津渡遗址的发现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金铸造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黄河变迁、环境考古以及黄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

这七个大铁柱,导游说:叫七星柱,对应天上北斗七星,想来也是用来固定铁索的。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看这造型,大铁索应该盘在这里,难道是古代的辘轳?有句古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专门描述蒲津渡和饱经沧桑的唐开元铁牛。如今这里一片农田荫荫,四只铁牛重见天日,黄河已经易道而去,浮桥也踪影全无了。如今在蒲津渡,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铁牛,与之合影,并随意抚摸。其原因是,人的手上有油脂,可以达到防锈的效果。对于这样一个国宝,这倒是一个最廉价、最原始但又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

蒲津渡遗址位于运城市永济西18公里的蒲州故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侧,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全国四大名楼之首的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