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三口的深情比朝圣更感人

《阿拉姜色》是藏族导演松太加拍摄于去年的作品,曾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赶个潮头,我也认真地看了这部口碑不错但是票房很低的电影。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影片所展现的一家三口的感情冲突是亮点,但据以承载这个冲突的生活基础却相当薄弱。

从故事情节上说,《阿拉姜色》讲述的是一个朝圣的故事。开始我以为与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有些雷同,看到一半以后,才发觉错了。导演松太加在朝圣的外壳下讲述的是一个情感故事。俄玛被诊断患了绝症,瞒着丈夫罗尔基,决意要去拉萨朝圣。她和前夫有个儿子叫诺尔吾,对母亲的再婚很反感,所以一直寄养在外婆家,感情冷漠。俄玛出发后,罗尔基发现她患病的真相,便和诺尔吾赶上了她。劝解不下,只好陪同她向拉萨进发。途中俄玛病发死亡,罗尔基才知道,朝圣是俄玛向病逝的前夫许下的诺言。于是,父子俩将俄玛天葬,然后一同走向拉萨。途中,势如水火的父子终于和解。

应该说,《阿拉姜色》在描述这一家三口的情感纠葛上是非常细腻和独到的。罗尔基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男人,接受不了妻子与前夫的孩子,也嫉妒妻子与前夫的感情,但在生与死的关口他理解了妻子,也和诺尔吾慢慢建立起感情。有个细节很生动,俄玛去世后,罗尔基到寺庙祈福时,把俄玛和前夫的照片撕开贴到了墙上,后来才发现,诺尔吾找回了照片,并把它重新粘贴在一起。诺尔吾是个倔强的孩子,对再婚的母亲爱理不理,对继父更是水火不容。母亲死后,诺尔吾一定要完成父母的遗愿,去拉萨朝圣。于是,两个男人和路上收留的一头也是死了母亲的小驴一起上路。这种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微妙的感情戏,在中国电影中非常少见。所以,有人把导演松太加称为“中国的是枝裕和”。

但是,依我看来,《阿拉姜色》中据以承载这个感情冲突的生活基础却相当薄弱。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距离和海拔,我们对西藏知之甚少,所以才冠以“神秘”这个定语。正因为神秘,所以很少的几部关于西藏的电影,无不带着猎奇的心态,不是痴迷于世外桃源一般的美丽、壮观景致,就是津津乐道于一路长跪到拉萨的艰苦朝圣。西藏普通民众的生活真相反倒被忽略了。尤其是生动展示如今藏族同袍生活现状的影片,我们很难看到。

出生于青海西藏的松太加导演,一反多数西藏题材电影“消费神秘”的猎奇趋势,刻意淡化了很多标准的西藏标签,比如作为圣地的布达拉宫只有一个短短的远镜头,天葬只有一句话,蓝天白云雪山的高原景色被风雨、阴云、荒滩所代替,而把镜头集中到一家三口的情感冲突上,获得了很多影评人的称赞。他说,“我没有必要贩卖那些东西,我从小在牧区长大,很多故事本身就足够动人。”饶是如此,《阿拉姜色》依旧脱不了朝圣,俄玛、罗尔基、诺尔吾依旧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知道罗尔基和俄玛的钱来自哪里,当然就难以理解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情感纠葛。他们似乎天生有钱,可以买摩托,买汽车,然后花很长的时间在朝圣路上。这样的故事显然就缺乏说服力。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另一部关于西藏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这是一个康巴藏人报仇的故事。当杀手金巴千辛万苦找到杀父仇人时,仇人已老迈昏聩,并有妻子孩子。于是司机金巴在梦里代替杀手金巴实现了他下不了手的复仇夙愿。这部影片里的生活场景显然就比《阿拉姜色》更贴近现实,接近真实。在戈壁滩上奔波的长途货车司机,烟火气十足的藏族小酒馆,司机的情人和酒馆的老板娘,甚至斤斤计较的卖肉摊主,都让人感受到那个遥远、陌生的高原上真真切切的生活气息。

我查了一下,《阿拉姜色》的电影票房收入只有区区244万元,在如今这个动辄过亿的电影市场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平心而论,要让观众耐心看完这部电影,确实是有困难的。显然,只描写一路长跪到拉萨的艰苦朝圣,已经审美疲劳。立足于藏族真实生活的家庭成员情感纠葛才是值得电影关注的焦点,才会更感人。期待看到好看而感人的藏族生活题材电影。

(0)

相关推荐

  • 今年华语片如果只能安利一部,必定是它

    点 击 关 注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446 在影视圈里,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 最难拍的对象,是孩子与动物. 因为最不好操控: 最难拍的题材, ...

  • 请不要随便许愿说,你要去拉萨!

    这些年,藏族.西藏题材的电影陆陆续续看了很多部,有藏族导演拍的,有外面导演拍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对藏族.西藏.进藏,这些大概念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体会,远方不远,早前的神秘感淡化成为一种日常氛围,松太 ...

  • 有些西藏徒步线路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准入要求很多,你符合吗?

    几天前有游客对我说:我们是滇藏线进的打算青藏线出,萨普之后有没有好的线路推荐呀?野一点的那种. 既然对话中提到了"我们"那就证明不是一个人,很可能是一群朋友在一块去越野.野的路线当 ...

  • 阿拉姜色:苦难的人儿啊,请您干了这杯美酒

    叫好不叫座是绝大多数文艺片的宿命. 今年10月上映的<阿拉姜色>,票房仅240多万. 在6月份上海国际电影节拿下的最佳编剧奖和评委会大奖,看来并没有加持市场竞争力. 去年6月上映的< ...

  • 院线排雷 | 有一部好片,可惜你们没机会看

    十月院线虽然没有硬菜,总是些可看可不看的选择,但好在还能有个选择. 同样,本周排雷也如约而至. 好莱坞经典IP大片<铁血战士>,拍成了系列最烂? 上海国际电影节口碑佳片<阿拉姜色&g ...

  • 同样是朝圣,它比「冈仁波齐」高明100倍

    如果你对藏语片还停留在圣湖,雪山,藏式建筑,藏族人民的微笑和磕长头的印象中,你就错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藏语片,将那些符号通通都弱化了,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压轴展片,这部黑马电影,超出你的想象. 电 ...

  • 电影 | 让我们来喝生活这杯酒

    No.33<阿拉姜色>(中国大陆) 电影<阿拉姜色>是藏地导演松太加的作品,讲述四姑娘山下嘉绒地区一家人的故事. "阿拉姜色"是藏语直译,它是一首藏地祝酒歌 ...

  • 《阿拉姜色》:我重组婚姻,妻子不疼,继子不爱,生活该怎样继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成长菌 拉拉勾,邀请你置顶或星标我- 作者|Leah 来源|职场成长菌(ID:zhichangtime) 转载联系(微信ID:sicong633947) 我在拍摄时刻意&quo ...

  • 边走边唱-- 五月我要去拉萨

    五月我要去拉萨 三四月的奔波结束了,别人的假期出游时是我的闭关日. 休整得差不多,决定下一个目标:五月,我要去西藏. 北京没有我和呆子的家了,拉萨是他最后想去的地方. 不必万事俱备,只需到达,到达就够 ...

  • 为抢客源,一餐馆老板向同行一家三口泼热油,妻子毁容

    2021-05-07 09:23 来源:绥青新闻.极目新闻 "他烫了我还追着我打!我妻子被毁半张脸,我儿子被烫好几个水泡!" 5月5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在白沙洲经营炒菜大排档的 ...

  • 一家三口85㎡幸福蓝:女主人的2卧设计,每一平米看起来都很美!

    作家刘亮程说:"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 的确,家不但是容身之所,其实也是生活层次的折射.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三口之家,是 ...

  • 一家三口的“第二次考研战”

    儿子今年考研成功上岸,一家三口揪了近一年的心终于踏实了. 有人说,爱一个人就让他考研吧,恨一个人就逼他"二战"吧!我觉得,这"爱"里寄托着那种望子成龙的无限憧憬 ...

  • 含泪生活,上海一家三口人的惊人奋斗史

    这是上海的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 父亲丁尚彪 母亲陈忻星 女儿丁琳 1996-2005年华人导演张丽玲耗时十年之久 记录下这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 制作成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创 ...

  • 两荤两素,一家三口,今天中午就做来吃

    豆豉剁椒蒸排骨 材料:排骨一条,剁椒60g,豆豉25g,姜葱蒜适量,生抽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料酒1勺 做法: 1.排骨洗干净,斩块:姜切丝,蒜切碎,葱切成小碎粒:豆豉用水泡开:剁椒切碎: 2.洗净 ...

  • 房车旅行一个月费用多少我们一家三口已经旅...

    房车旅行一个月费用多少 我们一家三口已经旅行了一年,每个月都会记账,开销最大的其实就是买菜吃饭和油费,平均下来一个月差不多4到5千左右的开销,一算吓一跳,而且一般吃都是买菜自己做,偶尔出去吃,尝尝当地 ...

  • 一家三口刮痧治咳嗽的“血泪之路”

    去年10月末,我们一家三口相继感冒咳嗽,而且中间还出现了反复.持续了近1个月时间了,虽然咳嗽尚未断根,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再有剧烈的势头了. 回顾这整个生病的过程,我主要用的是不疼的刮痧方法,有经验也 ...

  • 烟台孕妇醉驾奥迪,造成一家三口两死一伤,肇事者取保候审

    8月16号晚10点15分,王某波驾车带着35岁的妻子胡某梅和3岁的儿子王某浩回家,当他们行驶到烟台牟平区西郊路与金埠大街路口时,被迎面而来的一辆奥迪轿车拦腰撞上,妻子胡某梅.儿子王某浩当场重伤,他的奇 ...

  • 一家三口连续患上癌症,凶手原来是厨房里的它,你家厨房也有哦

    贤淑生活关注2021-05-11 15:17一家三口连续患上癌症,凶手原来是厨房里的它,你家厨房也有哦!近日小编看到一个新闻母亲,女儿和儿子相继患上肝癌,难道现在连癌症都能传染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