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被鲁迅攻击,可悲可叹的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瑜
相关推荐
-
有一种温暖叫做“懂”
有一种温暖叫做"懂" 1924年2月,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荫榆被段琪瑞政府召回北京,接替引退的许寿裳出任女师大校长一职,成为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荫榆接管女 ...
-
《觉醒年代》:三两句话说名人(四)
傅斯年:54岁,山东聊城(水浒阳谷县所在地)人.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两大特点:胖.急.胖是身体,急是性格,人称"傅大炮".学生时代就是风云人物,不仅妥妥是学霸一枚( ...
-
肖伊绯:民国的开学时间
2017年9月1日刊于<北京青年报>,发表时有删略 8月1日,9月1日,10月10日 --也谈民国时期大中小学校的开学时间 肖伊绯 9月1日,开学啦!这是多少年的惯例,似乎已成为不用多想的 ...
-
鲁迅《替豆萁伸冤》和曹植《七步诗》赏析
诗文赏析 鲁迅<替豆萁伸冤>[1]和曹植<七步诗>赏析 文/墨吟 图:曹植-七步诗 1925年鲁迅除了写过拟古的新打油诗<我的失恋>之外,还写了一首疑似打油诗< ...
-
被鲁迅称“仙女”的民国才女:婚后被婆婆咬断脚筋,一生苦不堪言
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新旧思想交织,所以呈现出很多矛盾之处.一方面,青年们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拒绝父母对婚姻的包办,造成了很多婚姻的悲剧.比如鲁迅的原配朱安,郭沫若的 ...
-
她被鲁迅痛骂得下台,被两位日本人带走杀害,木匠目睹整个被杀过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休无止.每件事都是一滴水,都是巨河的一部分,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历史吧!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小学,高中,大学,我们都没有少学鲁迅先生的文章,小学课本上的&l ...
-
鲁迅曾与李四光互骂,徐志摩充当和事佬,个中缘由却是因为女校长
说起民国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的众多的文人墨客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妙人"了. 之所以说其"妙",和他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个性,实在 ...
-
因容貌丑陋,她被母亲嫁给痴傻丈夫,不料成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世界像是一个大棋盘,芸芸众生就是一个个棋子,虽然有用,但时常身不由己.近代以前,女子一向没什么婚姻自主权,她们的命运牢牢把控在父母的手中,只要心生反抗,必定会被无情打压.然而,鲁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 ...
-
【每天老照片】--9993-- 因容貌丑陋,她被母亲嫁给痴傻丈夫,不料成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世界像是一个大棋盘,芸芸众生就是一个个棋子,虽然有用,但时常身不由己.近代以前,女子一向没什么婚姻自主权,她们的命运牢牢把控在父母的手中,只要心生反抗,必定会被无情打压.然而,鲁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 ...
-
惊世才女袁晓园: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一生8个传奇。
出生翰苑之家,工诗词,善书画,一生颇多传奇. 她是琼瑶的姨母,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也曾是中国第一位女税务官.对于这位惊世才女,一句颇多传奇实在难以书写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青年时代冲破家族的樊篱,只身赴 ...
-
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
你是否知道 中国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是谁 你是否知道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谁 你是否知道 这对英雄伉俪的爱情故事 中国革命的先驱--缪伯英 她受家庭的影响 早年立志从教 她由李大钊先生亲自介绍入党 她是 ...
-
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书法雄浑大气,个性十足,字如其人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其实,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曾经是一位跨世纪的老人,虽然是女儿身,但是书法却有一股刚强气,气势不输男人,而且比男人表现得还要强悍一些,这也许和她 ...
-
她深得钟繇真传,是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为中国培养出了王羲之
谈笑科技关注2021-04-23 16:31 如何快速提升名校研究生,升职加薪!点击详情 神装捡到手软,2分钟300级!轻松日爆三百件,元宝回收无上限! 10级3狗,15级6狗,45级16狗,遍地神装 ...
-
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养育20多位烈士遗孤,临终将积蓄全部捐献
2020-12-28 23:39:32 1955年9月27日下午,北京中南海大礼堂人头攒动,这里正隆重举行人民解放军军官授衔仪式. 不过,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将帅里,有一对伉俪组合格外耀眼.丈夫是新中国开 ...
-
中国第一位女医生的祛湿健脾方,只用5味药,效果显著
脾虚湿气生 脾是人体的水运器官,如果脾不好,就会导致身体里的湿气过重,湿气一旦沾染就非常难祛除,而且还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医上常说:'湿气不除百病生',所以,日常生活中祛湿健脾就变得至关重要. 古代女医 ...
-
史学家:她才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一直女扮男装,把臣民都欺骗了
话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国政权更替最为频繁的一段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与连绵不断的战争,使我国这一时期的文化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与影响. 当然,也因为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记载太过复杂与难读,多个朝代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