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新拟和肝丸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肝病治法》。

【组成】粉甘草五两,细末生杭芍三两,细末青连翘三两,细末广肉桂两半,去粗皮,细末冰片三钱,细末薄荷冰四钱,细末片朱砂三两,细末

【用法】上药七味,将前六味和匀,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晾干(不宜晒),用朱砂为衣,勿余剩。务令坚实光滑始不走味。每于饭后一点钟服二十粒至三十粒,日再服。病急剧者,宜空心服;或于服两次之后,临睡时又服一次更佳。若无病者,但以为健胃消食药,则每饭后一点钟服十粒即可。

【作用与功效】疏肝清热。

【主治适应症】或胁下胀疼,或肢体窜疼,或饮食减少,呕哕,吞酸,或噫气不除,或呃逆连连,或头疼目胀、眩晕、痉痫,种种诸证。

【方解与方论】本证因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所致,故用甘草、

芍药缓肝柔肝,连翘清热散结,肉桂暖肝通络,冰片、薄荷宣通郁滞,朱砂清热解毒。

张锡纯云:“用甘草之甘以缓肝;芍药之润以柔肝;连翘以散其气分之结;冰片、薄荷冰以通其血管之闭;肉桂以抑肝木之横恣;朱砂以制肝中之相火妄行。”

【医案精选】

慢性肝炎朱某某,女,33岁。1982年1月初诊。3年前患急性无黄疽型肝炎,后转成慢性,肝功能长期异常。其间更医频繁,用药众多,未获显效。近在地区某院检查,疑为早期肝硬化。刻下:右胁肋胀痛,背部发麻,头晕目眩,颜面色苍,寐少梦多,周身乏力,纳谷不馨,舌质微暗,脉沉细。肝大二指,质中等度硬,压痛明显。肝功能: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2单位,麝香草酚絮状反应(++),谷丙转氨酶48单位。超声波检查:肝脾肿大,提示慢性肝炎。观前服方剂多为疏肝、理气、活血、滋阴之品,遂用张氏新拟和肝丸为汤先疏方3剂。药后头目转清,神情转佳,胁肋舒畅,遂将汤剂改作丸剂,1料服用月余,自觉眠食皆佳,并能操持家务,偶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过度,方感右胁肋不适。复查:肝肋下约0.5cm,质地柔软,压痛不明显。肝功能:麝香草酚浊度试验8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谷丙转氨酶小于40单位。超声波检查:肝脏轻度肿大,肝波大致正常,脾脏不大。达临床治愈标准。[肖守贵.新拟和肝丸治疗慢性肝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1):30]

【临证提要】本方具有疏肝和胃、清上温下之功,用于胁痛、食少,呕恶,或兼疼、眩晕等。张锡纯云:“凡一切肝之为病,服他药不愈者,徐服此药,自能奏效。”今用于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肝区隐疼不适,胁肋憋胀,肩背部酸困,全身无力,眩晕,胃纳不佳,急躁易怒,颜面色苍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