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遗风

1玲珑秀美退思园
同里古镇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闻名天下,古镇旧称“富土”,宋代有文人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从同里名字的演变,可以窥见当地人含而不露的传统观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古镇外四面环水,建筑依水而立.水、桥多、明清建筑多、名人雅士多,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一园”、“二堂”、“三桥”。一园即退思园, 二堂指即嘉荫堂、崇本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因寓有“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全园构思精巧,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集多种造园手法,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以池为中心,亭、台、楼、阁、廊、坊、榭、桥诸建筑均紧贴水面,故有“贴水园”之称。退思园布局独特,素静淡雅,朴实无华,玲珑小巧,清丽秀美. 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园林精品.1992年 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嘉荫堂有三进二十四间,前为厅,中为园,后为楼。前门临街,后门依水,仿明代结构,厅堂高大宽敝,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崇本堂规模较小,现是座婚俗馆,此外有耕乐堂和珍珠塔等。
同里镇内共有大小桥梁40多座,大多建于宋以后各时代,成品字形架设在河道上的太平、吉利、长庆3座古桥,是昔时同里婚嫁花轿必经之轿,以示吉庆。
2012年6月我游览了苏州辖区吴江的同里镇,一走入古镇,便被它的古朴明清遗风所吸引.镇内明清建筑占十分之七,400多年来的文化遗址、遗物、遗迹、遗风犹存,随处可见深宅大院、园林小筑。古街坊、古街道韵味十足.镇内的明清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造,店铺栉比鳞次,行走古街有恍若隔世之沧桑感。
同里遗风,令人陶醉!

2退思草堂

3闹红一舸

4水香榭

5眠云亭

6曲廊

7长寿龟石(老人峰)

8畹香楼

9茶厅

10石林

11退思

12坐春望月楼

13清朗幽静

14绿水映楼

15怀古幽思

16嘉荫堂

17嘉荫堂

18嘉荫堂

19耕乐堂

20耕乐堂

21耕乐堂环秀阁

22浮翠航 (珍珠塔)

23绿秋亭 (珍珠塔)

24小兰亭 (珍珠塔)

25罗星洲

26罗星洲

27同里最高的桥

28桥韵

29桥韵

30老厝遗风

31老厝遗风

32明清古街

33古巷深深

34古巷深深

35小桥流水

36小桥流水

37小桥流水

38流水人家

39流水人家

40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