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上逆引起的打嗝取穴法

临床表现呃声洪亮,烦渴口臭,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或兼有胃痛据按,或便干溲赤。

主穴:拊突,膈俞,合谷,内庭,陷谷。

配穴:兼有胃痛拒按的加足三里,公孙

兼有便干溲赤的加天枢,支沟。

(0)

相关推荐

  • 治疗肝胃不和的效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姜汁炒)80g  吴茱萸(盐水泡)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g,开水送下,若作汤剂,用量酌减. [主治]肝经火郁,肝胃不和,胁痛胃痛 ...

  • 肝胃气滞引起的打嗝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呃逆胁痛,遇怒尤甚,舌苔薄白,脉象弦滑.或兼有咽干口苦,或目眩恶心. 取穴:扶突,膈俞,内关,期门,太冲,足三里. 配穴:有咽干口苦的加侠溪,阳陵泉.有目眩恶心的加支沟,中脘.

  • 胃寒气逆引起的打嗝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呃声沉缓,遇寒加重,舌苔白润,脉象沉以学,兼有胃寒隐痛,口润不渴或兼有喜暖喜按,食少纳呆等症状. 主穴:扶突,膈俞,中脘,膻中,内关. 配穴:有胃寒隐痛,口润不渴的加脾俞,胃俞. 有喜暖喜按 ...

  • 早泄(相火上扰型)的针灸取穴法

    临床主要表现为性欲频频,阳具易起,心烦失眠,淫梦遗精.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兼症:①腰酸头晕.,②咽干口燥,③心悸怔忡 主穴:太溪.三阴交.照海.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阴陵泉.太冲.阳陵泉. ...

  • 【国医中药小贴士】———第十八期✅【胃火上逆】

    【国医中药小贴士】———第十八期✅【胃火上逆】

  • 胃火上逆针灸,呃逆针灸穴位

    2021年6月18日医学百科条目"胃火呃逆"是一篇关于胃火呃逆的症状方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疗法的文章,全文分为拼音英文参考定义胃火呃逆的症状证候分析.2020年12月2日本案呃逆为胃 ...

  • 教科书上没有的至关重要的针刺取穴顺序

    临床针刺取穴你是按什么顺序?一般来说采取先上后下,因此法简便快捷,故教科书上多不涉及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的问题.在初学针灸时小编曾考虑针刺穴位顺序是否对疗效有影响,一次翻阅资料时才觉取穴顺序其实是影 ...

  • 教科书上不常见的:针刺取穴顺序(至关重要)

    导读:临床针刺取穴你是按什么顺序?一般来说采取先上后下,因此法简便快捷,故教科书上多不涉及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的问题. 按照一般教科书的内容编写,针刺包括体位选择,揣穴定穴,消毒,针具的选择,进针, ...

  • 肝胃火热型甲亢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消谷善饥,烦渴多饮,舌质鲜红,脉象弦滑.或兼有形消体瘦,咽干口苦,头晕目眩,或手抖舌 颤,眼球突出 主穴:行间,内庭,天鼎,气舍,扶突,人迎,天柱,大杼,内关 配穴:兼有形消体瘦,咽干口苦, ...

  • 教科书上不常见的:针刺取穴顺序(至关重要)【一点资讯】

    导读:临床针刺取穴你是按什么顺序?一般来说采取先上后下,因此法简便快捷,故教科书上多不涉及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的问题.在初学针灸时小编曾考虑针刺穴位顺序是否对疗效有影响,一次翻阅资料时才觉取穴顺序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