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老朋友的味道

新文人画家于水有篇博文,题目叫《又尝西湖味道》,很简短,抄录如下:“又喝到老朋友吴声速递来的西湖明前新茶。二十八年了,每年新春最好的一杯新茶,就是老朋友的味道。”

最近昏天黑地读于水文章,还转载,个别字误、标点误,就又客串编辑校对,辛苦但快乐。读《又尝西湖味道》,喜欢两点,一是有幅图,绿绿的,一杯西湖明前茶,闻得到清新茶香;二是这句话,“每年新春最好的一杯新茶,就是老朋友的味道。”,启人暇思。

老朋友什么味道?见面就打,不见想得慌,这是儿时玩伴,至今仍觉亲切;多年不见,见了亲得不行,这是同学情谊,越上年纪越觉弥足珍贵;没得见面,甚至不通音讯,却能想起,音容笑貌常在脑中闪回,这是骨子里的朋友,一生难再!

滨州张宗伟短信问候,几句春节吉语,淡淡的,却亲,让我心热半天。宗伟是我大学四年最要好的朋友,如今担任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邀我去查体,说是设备一流,要细细给我查一遍,然后喝酒,不喝几天不放我回来!

今年严查请客送礼,公务活动和德百杨总闲话,他已经担心经营业绩了,东西卖不火,员工工资福利咋着落?不管怎样,我还是去看了几位朋友,也吃了几顿饭,不见面叙叙,不坐下喝点,朋友岂不远了?

每年拜年,家家户户走到,太累,也太形式,我不喜欢。后来有了短信拜年,真好!但线路繁忙,短信常常发不出去,拜年拜到年初二,就显得不尊重。今年我改革,提前一天编发,没等大家准备,要磕的头已经提前一天磕了!然后兀自等回拜,快活!

今天初二,本来要回老家拜年,心里不舍女儿,就也改革了,不去了。全国那么大的请客送礼之风,国家一句话就反了,咱在家响应一二,也算个态度不是?

女儿上大三,回家过年,把一年的觉,都留到春节了?切好菜,备好酒,中午饭总该吃吧!耐心,不烦孩子。

突然觉得,于水成了我的朋友。读着他的文,赏着他的画,那份满足,那份快活,不正是“老朋友的味道”?

2013-2-11 23:11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欣赏,是最大的爱护

想哪儿说哪儿---振聋发聩几句狠话

想哪儿说哪儿---“大树”的意义

想哪儿说哪儿---偶像得尽量完美

想哪儿说哪儿---换种方式“接续”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订制斋号有窍门

想哪儿说哪儿---拟古,有功课得做

想哪儿说哪儿---看着孩子慢慢长

想哪儿说哪儿---重新审视连环画的作用

想哪儿说哪儿---别放弃“灌输”

想哪儿说哪儿---“变通”很重要

想哪儿说哪儿---自己不逼自己

想哪儿说哪儿---別排斥稀罕玩意儿

想哪儿说哪儿---特殊作品的特殊讲究

想哪儿说哪儿---"江郎才尽”或许是个冤案

想哪儿说哪儿---画自己想画的

想哪儿说哪儿---做人还是简单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