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之名,我们如何了解年轻一代?
相关推荐
-
快进到字节跳动做音乐
文| 林不二子 字节跳动正在向音乐领域进发. 据Tech星球报道,字节跳动在今年已经成立音乐事业部,目前内部已有4个音乐相关的业务组,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音乐业务.而这并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在音乐领域上的 ...
-
音乐新消费风口已至,谁才是成功范式?
IFPI所发布的<2020年全球音乐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数字收入市场规模达753亿元,数字音乐.在线K歌及音乐直播等多元(新消费)模式持续加速整体商业化进程,未来有望形成 ...
-
三专销售额再破千万,毛不易《幼鸟指南》如何成为行业样本?
"送给每一个正在前行的你." 7月13日,毛不易给新歌<生活在别处的你>在微博打歌如此写道,当天,"毛不易中岛美嘉合作新歌"也登上热搜:而6月2 ...
-
满屏的毕业季策划,网易云音乐为什么能触动人心?
标"星标",有干货,有工作! 第1123篇 原创文章 这两天,两个热点,因为疫情的原因,摩擦出了火花,并在朋友圈交叉刷屏. 一个是被推迟了一个月的高考,另一个是限时24小时离校的大 ...
-
虾米离开后,网易云还好吗?
撰文\ 风千语 编辑\ 吴不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银杏财经第358篇原创文章] 小虾米注定游不过沧海. 舆论对于虾米音乐的悼念来得其实有些讽刺,反映着所有爷青结产品都要面临的一个悲哀:当你死去时, ...
-
走过12年的虾米音乐即将关闭,音乐版权争夺不利最为致命
作者:龚进辉 传闻还是成真了.去年11月底,微博大V相征爆料,"虾米音乐将于明年1月关闭,一个时代要结束了吗?"一语成谶,没想到预言果真应验. 今天,虾米音乐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 ...
-
当技术有了温度,音乐将有多少想象空间?
当AI学会听歌.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是什么?" 1979年,道格拉斯·亚当斯发表了让他日后名垂青史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在这本小说中,他描绘 ...
-
音乐是年轻人对抗世界的方式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427篇原创 1 所有品牌口头上都说要追逐年轻人,但从操作上,很难看得出他们有这种表现. 这不是口嫌体直,这是口直体嫌.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的去研究年轻人. 如果你要追逐一类群体,最基 ...
-
与千万年轻人情绪共鸣,这场毕业歌会做对了什么?
6月26日晚,成都天府芙蓉园,一曲<盛夏>缓缓响起,毛不易深情饱满的声音给毕业生以慰藉与希冀. 可时光啊 不听话 总催着人长大 这一站到下一站旅途总是停不下 就慢慢的 忘了吧 因为回不去啊 ...
-
优质优价的名创优品,年轻一代的消费升级?
在国内外消费市场处于一片哀嚎时候,名创优品为何能从中脱颖而出? 作者 | 胖 丁 编辑 | 江湖哥 近日,"国内最大十元店"名创优品成功登陆美股,正式挂牌上市. ...
-
用音乐说早安!当我们年轻时!(5月4日)
用音乐说早安!当我们年轻时!(5月4日)
-
汽油与纯电并存,现代名图,年轻一代购车新选择
首先全新一代的现代名图,在整体的外观以及内饰方面都做了全面调整升级,看起来更豪华,前脸设计采用现代SUV风格,整体设计前卫,更迎合年轻一代的品味需求. 对比外观,内饰的风格更能凸显新车的品味高品味,纯 ...
-
以音乐之名,安放疲倦的灵魂
曾经有一个机构邀请各界社会名流们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在各领域占据核心位置的人士们最憧憬的职业竟然是管弦乐团的一名指挥家. 无数世俗价值体系下的成功人士都曾毫不吝啬表达着他们对古典音乐深切的热 ...
-
以音乐之名 |第42届十大中文金曲 获奖结果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开办40余年来首次停办颁奖礼,仅通过媒体直播获奖结果.曾几何时,十大中文金曲已经成为了全球粤语歌乐迷共同关注的盛会,也是香港乐坛40余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尽管2019年对于香港来说是一 ...
-
国外各大乐团以音乐之名声援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 FantasticClassics
近日,伦敦交响乐团(LSO)团长凯瑟琳·麦克道尔录制视频,为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送上祝福和鼓励
-
音乐 爵士 名盘 Flim & the BB's - 《Tricycle》三轮车
[发烧天碟SACD-ISO ]爵士名盘 Flim & the BB's - <Tricycle>三轮车 没想到1982年录制的早期数位录音,在1999年转为SACD之后,其音质仍然 ...
-
我是一名患乳腺癌的年轻妈妈,我不想缺席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历程
人们常说,世事无常.曾经的我,对于这四个字,从未有很深的体会. 1 身份转变,沉浸幸福时光 14年6月份,我结束了自己22年的学业生涯,走出了白色象牙塔,踏入职场.憧憬着新的人生历程,那是崭新的工作. ...
-
谁来满足年轻一代对「家」的个性想象?
的个性想象? 时氪分享21小时前 关注 人类的居住本来应该是富有诗意的事,而非"机器"式的居住.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现代建筑旗手勒·柯布西耶,在他发起的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