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佛造像先例-庆阳北石窟寺

(0)

相关推荐

  • 豫·巩义:石窟寺--精彩的不只是帝后礼佛图!

    巩义石窟寺在鱼心中神圣之至,就是因为那里场面宏大的帝后礼佛图是国内现存孤品,能和它媲美的要么在米国,要么是如洛阳龙门石窟周边窟万佛山石窟那样的浓缩版.如此气势恢宏的帝后礼佛图只此一处.去之前心忐忑不已 ...

  •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二)石窟寺(共11处)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汉                        江 ...

  • 亮相央视2021年春晚的天龙山佛首是什么来历

    ▌从日本追索回国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佛首,曙祥摄于鲁迅纪念馆 2月11日晚,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现身,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 ...

  • 甘肃这座石窟 有国内最早“七佛”造像 精美堪比莫高窟却少有人知

    说起甘肃的石窟,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两座石窟在中华艺术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共同入选了"中国四大石窟".其实在甘肃省庆阳市,还有一座知名度不高. ...

  • 行走丨云岗石窟

    深秋, 从包头出发,去大同云岗石窟.一路向南,儿子女婿驾车,行驶于景色不同的塞外内今古地域话语中. [1]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鲜卑族拓跋珪建都平城时期.那时大同便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云 ...

  • 广元千佛崖

    千佛崖离皇泽寺五六公里远,位于嘉陵江边,108国道旁,5路公交车可达.石刻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五代,清代有少量开凿.现存窟龛1192个,造像7000余尊,从唐到清各代题刻118款,是四川 ...

  • 北石窟寺:一个刺史的石窟梦

    去往北石窟寺的路着实不好走.带着南石窟寺未尽如意的黯然悲伤,绕了一个半圆,在数次转车,翻越陇东高原沟沟壑壑的境遇下终于还是来到北石窟寺了. 北石窟寺在庆阳市西峰区西南,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红砂 ...

  • 真真切切的丝路古道,真真切切的千年微笑

    丝路重镇,萧关漫道-- 我眼里有黄沙漫舞,耳边尽是羌笛驼铃. 脚下是真真切切的丝绸之路古道--残破的经卷,发黄的史册,远去的商旅随红尘湮灭.驼铃声声在时空中回荡,看红尘阡陌静静流淌,多情的眼眸把长安凝 ...

  • 七世佛造像先例-泾川南石窟寺

    在中国,"七世佛"之说得以发扬光大,则始自北魏宣武帝时期--<魏书·释老志>有记,"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 ...

  • 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庆阳北石窟寺

    离开了八百里秦川,来到了陇东庆阳的北石窟寺.石窟建在一处垂直于地面的山体内,整座山似被掏空了.石窟群背靠青山面朝大河,损坏风化严重.进门直奔位于中间的165窟,这个石窟比周边的石窟显得高大而且保存也较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庆阳北石窟寺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距庆阳肖金塔西北23.3公里.距周旧邦木坊西南23.1公里.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阳北石窟寺是北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东陕北 庆阳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距离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北石窟寺南北延续3公里,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 ...

  • 甘:庆阳北石窟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

    从石空寺石窟奔北石窟,路况不错.雨从开始的丝丝拉拉,渐渐变成中雨.这座位列甘肃四大石窟的北石窟,远远不及其他三座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有人气.这里游人少得可怜,偌大停车场从始至终只有鱼的铁狗四毛. ...

  • 「甘肃」甘肃自驾,游庆阳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其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北石窟寺由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 ...

  •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佛造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已经百岁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位于著名的上野公园附近,内有本馆.东洋馆.表庆馆及法隆寺宝物馆4个展馆共43个展厅.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它所设东 ...

  • 南宋朝七世九帝,这个皇帝死后最惨,头盖骨竟然被做成了骷髅碗

    宋理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历史地位十分特殊的儒君,在对儒学的崇倡方面,完全可以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并驾齐驱.自理宗朝,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后,历元.明.清迄于近代,统治中 ...